走进现代庄园式的中能煤田,一股文化治企的气息迎面而来,“春”字管理模式,三步走的发展战略,340多条企业理念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宗旨、精神使命及经营管理。这一切与中能的当家人,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彬生治企方略息息相关。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黄彬生是一位睿智、博学、追求卓越的企业家,一生从事煤炭事业,2007年初刚刚从蒲白矿务局党委书记位置上退下来,准备颐养天年,没想到组织聘任他为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董事长,开始了他的又一个创业高峰,也为他再次展现文化治企方略提供了一个舞台。
品味中能——用先进文化解读
黄彬生自上任后,坚持自己一贯的作风,深入区队、班组了解情况,经过系统思考,把握了中能公司的脉搏,发现了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是融而不合。三方股东利益不同,一为解决资源枯竭,一为稳定煤源,一为将资源变资本,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为寻求工作到中能打工的。管理者不断更换,员工大量流动,其根源是没有一个共同目标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二是优而不强。较好的煤炭资源,优越的地理环境,便捷的铁路专用线是优势。但缺乏的是用文化把优势变为强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是快而不好。四年间,由一个15万吨的小煤窑脱胎换骨为现代化煤炭企业,不可谓不快,但是老思维建设新矿井容易使新矿走老路。
打造品位——用先进文化治企
人要有气质,企业要有品位,这个品位就是文化。为使中能从小煤窑“脱俗”向现代企业迈进,他从打造品位开始,破旧立新。
他科学地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用先进战略目标引领。第一步三方合力先建成300万吨榆阳煤矿;第二步提升产能600万吨,并与榆横电厂做到一体化;第三步打造一支品牌队伍和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于是,他着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议事规则,成立了党委,完善各种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发“把中能建成陕北塞上煤海明珠”的共同愿景,围绕战略目标的实现从体制上将榆阳煤矿与公司进行了两级管理,一个抓发展,一个抓现场。在机制上把战略目标任务在管理层进行了分解,使各管理岗位全年工作一张表,使战略目标不再是一句口号。
理念先行,文化铸魂。他把文化治企方略归纳为“六变法”即,把决策层想法变成企业宪法(战略目标)——变成企业章法(依据理念制定规章制度)——变成企业管法(推行先进管理方法)——变成员工干法(员工行为养成)——变成社会看法(企业形象品牌)。围绕企业安全、产能、效益、发展、和谐,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目标管理、文化管理等五大体系。在员工队伍建设上,按照播种理念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品德的路径,成立培训学校,建立培训基金,提高上岗门坎,严格作业考核,拉大分配档次,正在把“农民”变成工人,把“打工者”变为“当家人”。
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矿井抓标化,系统抓技改,能力抓培训,管理抓责任,教育抓文化的工作。截至2008年6月底,安全生产实现阶段性500天目标,正向安全年冲刺。原煤生产同比增加了29.17%,销量增加了37.87%,成本降低了37.5%,销量收入增加了37.11%,利润增加了50%,职工收入增加了16%。综采综掘均创单产单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系列数字印证了他文化治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中能品位——建塑特色文化“让员工聪明工作、简单工作、快乐工作”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标。他从创建学习型组织着手,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境界、眼光、胸怀,管理人员每天学习30分钟,工人每天坚持学一题,让员工学会聪明工作。用市场化运作,推行扁平化组织构架简化管理程序;推行机械化、数字化来简约生产;落实干部讲责任、工人讲标准、过程讲考核、结果看效益来简化管理;通过标准规范使管理简化、操作简单,矿井简约,让员工简单工作。
他常说“环境是员工老师,只有让员工对企业有家的感觉,大家才能爱矿如家”,为此,先后建立了游泳馆、体育馆等,购置了数码电影机,开办了小餐厅等,形成公司大院公园化、住宿公寓化、吃饭个性化、业余生活多采化的现代庄园格局,让员工快乐工作着。 (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