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
聪明的祖先在栖居之处的墙上捅了个洞,作用在于通气透光,是为窗户。现代人反倒有些糊涂,放着窗子不知道充分利用。很长时间里,相对封闭的状态使窗子里的中国人不知外面的世界何等精彩,窗外的人也一直有好奇心,不知窗子里面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怎样生活。
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北京奥运会就是一扇窗户。不是露开一点缝隙,而是真心实意地敞开窗户,窗里窗外的人都不必窥视,可以大大方方地对视,看看哪些事情存在共识,什么地方想到了一块儿。
中国人把窗户打开,不是为了奥运会的一时之举。开放的中国不怕人看,也不怕人说。闻者足戒,沟通的目的就是听取别人的意见,校正思路和方法,把事情做得更好。至于有些人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仍然不肯摘下有色眼镜,对中国人民的一片诚心视而不见,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仍然对中国的发展存有戒心,这也没有什么奇怪。愿意来北京的,都会受到欢迎。不愿来的,自己错失良机,是要后悔的。不了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何谈了解世界?
诚然,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的差异都可能造成沟通不畅,发生碰撞和摩擦,以至产生误解。打开了窗户,一时看不清没关系,没看清就说三道四也不要紧。偌大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让老外从了解到理解,肯定不简单。中国希望了解别人,也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相信人家迟早会接受好意。想想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概念,不是也有可笑之处吗?寻找沟通的机会不容易,建立沟通的意识更不容易,能有今天这样的心态,多亏奥运会的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