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有为才能有位”

——谢桂云主席速写

2023年10月08日

“工会的天地宽得很,可干的事多得很,就看你怎么干,有为才能有位。”这是记者在韩城市总工会采访时听谢桂云主席多次说过的话。

谢桂云是位极具个性的女性。“有为才能有位”,是她干事的信念。凭着这一信念,她泼辣果敢、临危不乱、敢于担当的行事风格,为众人所折服。职工称她为“贴心人”,企业称她为“热心人”,市委领导称她为“放心人”。

在稳定大局上有为

“麻烦事儿谢桂云从来不向外推,再头痛棘手的事,到她这儿肯定能解决,市总工会为韩城的大局稳定立了汗马功劳。”这是市委领导对谢桂云的评价。

韩焦公司过去长期按计划向陕钢供应焦煤,陕钢破产后,拖欠韩焦货款1800万元,后经省政府协调,由省上出资1000万元予以解决,一年内付清。但是时隔4年,仅解决了100万元。为了讨要下余的900万元,企业领导多次跑省上找领导,职工多次群体上访未果。省总领导来韩城调研时,职工开玩笑说:“谢主席,省上欠钱不给,你是我们工人的领袖,你不如把我们领上卧轨,这样就能引起省政府的重视。”谢桂云没有把此话当成玩笑,因为她太了解企业当时的困难。她立即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向省总打了紧急报告,亲自呈报。省总领导非常重视,立即向省政府送了紧急传阅件。在省总和省国资委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下,900万元资金全部到账,维护了企业和职工的利益,维护了韩城市的社会稳定。

2007年腊月中旬,谢桂云正在开会,听说一家建设单位的大门被一群农民工封堵。她赶紧到达现场,得知是原建设单位拖欠了这100多名农民工的工资。她对这些工人说:“我是市工会主席,我来为你们解决。”工人们见是个女的,带着狐疑的目光说:“我们为讨要工资跑了三年,求了好几个部门都没有解决,你一个女的能给我们要到钱?”在谢桂云“一星期里解决问题”的郑重承诺下,工人们半信半疑地散去。职工散去后,谢桂云开始马不停蹄地约见西安实业公司等有关单位领导,据理力争,5天后,为农民工讨要到了所欠的69万元工资。为了保证兑现到位,她要求西安实业公司领导签字,建设单位将款项打到工会账上,由工会代发给工人。腊月23日,当100多名农民工领到拖欠三年之久的工资后,望着她充满血丝的眼睛,握着她的双手感激地连说“谢谢、谢谢”。

类似的事情,市总的同志们说起来一拎一串儿,如数家珍。

在职工权益维护上有为

“别人见事都是躲,谢主席却是往怀里揽!”韩城市总的同事们这样说。

农民工文某,2003年前在一家私企打工时颅脑受伤,因不懂法,当时与企业签订了赔偿协议。事隔三年,病情转化,家人多次找到企业要求重新补偿,企业以原有协议为由不予补偿。这事让谢桂云知道后,她先给受伤职工提供了3000元医疗救助,然后多次到企业进行谈判协商,最终为其争得工伤赔偿1.5万元。文某的母亲逢人便说:“是谢主席挽救了我们一家。”

桑树坪煤电联办矿工人卢明纪,因矿难事故造成身体90%面积严重烧伤,生命垂危。谢桂云当即立断,坚决要求将人送往陕西省人民医院烧伤科治疗,并亲自陪同护送。到达后,她联系床位,落实费用,全部安排好后才放心离开。卢明纪住院期间,她先后5次为其和家属买生活用品和营养品前去探望。卢明纪拉着她的手说:“谢主席,你来一次我的心情就好一次。”卢的家属感激地抱着她说:“你对我们太好了,我们不知道咋样报答你呀!”主治大夫在旁边对护士说:“这号领导有多少年没见过了”。在她的关心和争取下,卢明纪最终共获得医疗费19万,工伤赔偿费8万余元。

2006年9月她到政府开会,看到院中站了20多位民工,上前询问后得知,一家建筑企业拖欠了他们的工资。她二话没说,马上联系信访局、劳动监察大队和城建局的主管领导,事实清楚后,当天下午就为职工发放了工资。

谢桂云说:“我常想,如果我摊上这些事,我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想来,职工的事就是我的事。”因此,凡是她碰到的事情或是上访到工会的事情,她不躲不推不拖,总是想方设法努力解决。几年来,她还从政府、企业、市总经费中筹措资金400万元,先后救助困难职工2000余人,资助400多名贫困大学生。

在帮助企业上有为

在韩城的企业界,谢桂云和企业老板们,个个都是朋友。企业遇到困难的事,只要她知道,绝对帮忙而且一帮到底。

2005年,钢铁炉料公司扩大生产,急需占用一个已倒闭的洗煤厂,当时几方交谈快一个月都没有谈成。谢桂云听到这件事情后,凭借她在乡镇工作多年的经验,先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到村里给村民做说服解释工作:“你们好好想一想,这个企业虽说租占咱一些地,可以后会给咱们带来多少好处,咱们可以到企业就业,有车的可以搞运输,咱们的公益事业企业可以大力支持……”就这样,她只用了几天时间,使村上和企业签订了租地协议,为企业节省资金30余万元的同时,也为这个村铺就了一条富裕之路。在一次座谈会上,村长高兴地说:“钢铁炉料公司在我村的修路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外,安排就业人员达100多名,大型车辆拉煤60多辆,我们村每年从企业拿到上千万元。”

2006年,荣昌焦化公司因生产需要,急需几十名工人,消息传到谢桂云这儿,她立即与商洛等地工会联系招聘员工,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民营企业建筑老板马建功,想在重阳节给村上60岁以上的老人献一点自己的爱心、举办一次捐款活动,但这个活动如何组织却让搞建筑的他非常犯难,谢桂云知道后,主动找上门,承揽了组织策划工作,帮马建功很好地实现了心愿。

按说,这些事不是工会的职责,可谢桂云是这样认为的:“工会不能光当‘灭火器’,它还应该是‘促燃器’,替企业解决了难题,企业发展了,职工的利益就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事实也正是如此。通过这些事,企业看到了工会的真诚和热心,纷纷主动要求在企业里建立工会,工会组织活动,企业更是一呼百应。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不等不靠,十多天时间,组织企业职工、劳动模范和有爱心的企业家捐款捐物高达400多万元。

“工作思路活,作用发挥好,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这是韩城市委、市政府对谢桂云上任以来全市工会工作的评价。这个评价,是靠谢桂云带领市总工会全体干部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这个评价,正好印证了谢桂云经常说的那句话:“有为,才能有位。”本报记者 杨令青

上篇:没有了
下篇:公交的楷模——杨宁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8/07/27838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