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五环旗下中国企业追求国际化梦想

2023年10月08日

奥运会,全世界运动员缔造光荣、实现梦想的舞台;奥运会,光荣与梦想同样属于那些在另外一个赛场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企业。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得很多中国企业第一次登上全球性的舞台,在全世界数十亿“奥运眼”的注视下接受“检阅”,在五环旗下奋力追求国际化的梦想。

历史机遇:中国企业“成建制”与奥运会共舞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不仅让中国有机会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悠久的历史文化、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更让中国企业获得了携手奥运的历史机遇。

由于奥运会这个舞台的巨大影响力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奥运商机”,更由于中国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壮大,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企业几乎是“成建制”地与奥运会共舞:在奥运全球赞助商(TOP)中,有中国的联想;11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中,有8家中国企业;10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中,有伊利、海尔、青岛啤酒、燕京啤酒、恒源祥、搜狐等中国企业;15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供应商”中,长城葡萄酒(葡萄酒)、梦娜(袜类)、华帝(燃气具)、亚都(加湿器)、思念(速冻包馅食品)等中国企业榜上有名;15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供应商”,有中国企业泰山(体育器材)、爱国者理想飞扬(语言培训服务)、奥康(皮具)、立白(洗涤用品)、大运(摩托车)、首都信息(多语言服务)、新奥特(电子中文翻译服务)等。

正在火热举行的奥运会,来自全世界的无数双眼睛除了看到中国运动员不断披金挂银的风采外,更领略到了在奥运会规则允许范围内展示在不同场合的中国企业的形象和产品。中国企业,正借助奥运大舞台实现一次声势浩大的“广告攻略”,在奥运“眼球经济”中争得先机。

奥运营销:中国民族品牌迈出历史性的步伐

中国企业,能否借助北京奥运会,也催生出一两个国际一线品牌?这个问题,早在北京取得奥运举办权之时就有很多人或期待或怀疑地提出。

奥运会,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是“国际品牌工厂”。对于国际企业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其加强与中国的联系,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2008年奥运会是其走向世界、一展身手的良机,是一次让“海尔”“伊利”“青岛啤酒”“红双喜”等一批中国民族品牌迈入国际化的重要“典礼”之一。

“海尔”巧妙对接北京奥运会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推出奥运推广的广告词“一个世界一个家”,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其国际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而牵手奥运的百年“青岛啤酒”正在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定位——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使者。

对于正蓬勃发展的许多中国企业来说,共同的愿景是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逐步实现市场、品牌和资本运作的国际化。而奥运的成功品牌营销给它们提供了一个提升自我的平台,迈出了国际化的历史性步伐。

结缘奥运,只是攀登的开始

获得北京奥运会牛奶制品赞助商资格的内蒙古伊利集团现在是这样一个生产、流通场景:在“奥运准入”的国际标准的苛求下,从奶牛管理到内部的生产,各基地、各质量管理部门都有统一的安全管理系统,在牛奶生产的过程中,实施全部监控、录像,任何一个异常和丝毫的温度变化都能被发现。产品出厂后从伊利分布各地的7个奥运工厂到北京的途中,铅封、押运,一直到奥组委指定的物流中心,全程实施GPS电子监控,质量标准近乎“苛刻”。

所有与奥运结缘的中国企业,事实上都或多或少地像伊利一样经历了一次中国从质量保证、企业管理、核心创新方面进行“升级”的小型“工业革命”。而这样的“革命”恰恰是中国企业从结缘奥运这一历史机遇中获得的最大裨益。

2005年11月16日,当伊利集团拿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资格后,伊利人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结缘奥运,只是向国际一流企业攀登的开始。也许,这句话也正代表了五环旗下胸怀大志的诸多中国民族企业的心声。

新华社记者 邬焕庆 邱红杰 万一

上篇:标题新闻
下篇:太白县总工会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各项工作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8/14/27860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