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奥运会的最后一个比赛日,北京人在关注健儿争金夺银的同时,加入了购买奥运特殊纪念品的行列。熬通宵、忍酷暑,为了一枚奥运纪念邮票;起大早、挤公交,为了一张奥运纪念车票。
昨日上午,中国邮政限量发行奥运会闭幕明信片。一大早,北京大街小巷的邮局门前便排满了等待购买的长龙。其规模不亚于先前发行纪念币、购买奥运门票的场面。前一天晚上得知发行纪念邮票的消息,北京科技大学大三学生小刘便和几个同学来到学校附近的成府路邮局排队。买奥运门票熬了个通宵,购奥运纪念币因没有熬通宵,最后只买到一枚纪念钢镚。这次吸取教训的他准备再次熬通宵等票。晚上23时左右,同他一起排队的达到500多人,可随后的雷阵雨把大家赶了回去。昨日上午6时,小刘再次来到这里排队等候。最后,他如愿以偿地买到了奥运闭幕纪念品:6个信封,3个明信片,4张邮票。上午10时左右,买到奥运会闭幕明信片的他再次来到邮局门口排队。这次,他是给刚刚购买的明信片来盖奥运纪念戳。当日上午,集邮爱好者顶着烈日排队的场景在北京城随处可见。
奥运会昨天闭幕,北京公交公司当天发行限量奥运会特殊车票。由于与奥运有关,这一车票同开幕式特殊车票一样抢手。早上5时30分,690路公交车首班的两名售票员从公司领到100张纪念车票。平时,由于大多数乘客打卡的缘故,一个售票员几天才能售出50张车票。可当天由于限量出售奥运特殊车票,从颐和园发车起,乘客便统统要求买票。这一拨人拿到纪念车票后,几乎是商量好的,全部从第二站西苑站下车。他们下车后,另一拨人上车再次抢票。等到第三站颐和园西门,纪念票已全部售完。奥运票售完了,车上的乘客也下完了。第三站开始,车一进站,两个售票员便向等待上车的乘客喊:“奥运票卖完了。”听到这,先前还准备上车的不少乘客掉头就走。“哪里能买到奥运票?”车一进站,必然有人询问。“你上总站看看吧,可能有。”
从起点颐和园到终点前门,690路首班车的两个售票员津津乐道地讲述着先前抢购奥运票的细节。受她们感染,车厢内一些乘客也开始讨论奥运车票的话题,不少乘客为错过购买奥运会闭幕车票而叹息。
本报特派记者薛生贵
实习生楚萌
虽然在天安门广场执勤,可平时繁忙的工作使拍照留念没有时间。下班后,两个警察来到广场用鲜花搭成的鸟巢前相互拍照。
奥林匹克中心区外的电子屏幕前,行人驻足观看乒乓球直播。
在男子马拉松比赛中,肯尼亚选手塞缪尔·卡马乌获得金牌,并打破保持24年的奥运纪录。
昨日上午,北京语言大学附近的邮局门前,等待盖奥运会闭幕纪念邮戳的人排成了长龙。
本报特派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楚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