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笔者在山阳县北新街看到,一位大婶的四周摆放着各类编织好的塑料篮子,却还在不停地编织着。
“这小篮子咋卖?”
“圆的15元一个,扁的12元。”
“好编不?麻烦吗?”
见问得详细,大婶莞尔一笑,“不麻烦,本来做皮带生意,现在编篮子就当赚外快。”她还骄傲地说:“我的篮子,质量好,好卖得很呢。”
大婶是城关镇人,她说,当塑料袋风行的时候,她编织出的篮子有时候一天也卖不出去一两个。今年6月1日起限塑后,编织生意逐步火了起来。一天下来,收入颇丰,“这玩意,本钱低,也不虚度时光”。
一位买提篮的市民说,塑料袋“下课”,可能会有些不方便,但为了下一代的生存环境,还是用这种环保用具吧,时间长了人们就会习惯的。
(高军军 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