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创新工会机制 营造昂扬氛围

——南郑县总工会创建省模范县工会工作纪实

2023年10月08日

近日,笔者在有南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参加的县工会组织建设管理年活动现场会议上获悉,全县582个基层工会涵盖了1059个基层单位,1596名工会干部,42680名会员活跃在各行各业,仅全县外出农民工15万人,年创收约6亿元;全县财政总收入8.14亿元的90%来源于工业企业。操主人心,尽主人责,干主人事,已在南郑成为广大职工自觉行动:南郑县城关镇岳岭村外出打工刘某今年3月在山西太原煤矿遇难后,该镇党委、工委派人连夜赴山西,与矿方和当地劳动仲裁委联系,依法很快妥善处理后事,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该镇王家山村女青年王某外出打工被拐骗后,镇工委指派镇维权工作站站长与家属一同去广东、四川,辗转数千里将王某解救回家。“5.12”汶川大地震后,受地震波及,南郑林业系统近百名职工的住房出现裂缝、五户房屋倒塌,8户无法居住,林业局工会一边向上级回报,一边慰问受灾职工,组织自救,开展捐款捐物,及早为几位房屋倒塌的职工家中送去慰问金4600元和部分物质;一名职工的4岁男孩被确诊为白血病,工会知晓后,两次向全系统发出倡仪献爱心捐款1万多元。新集镇的西安市新集籍农民工工会协助镇劳保所完成劳动力资源调查摸底,技能考核和“汉中面皮”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登记、旗舰店建设工作,现在“汉室刘老三面皮”获“陕西省名优小吃”称号。2004年,该县原建材集团改制后,312名职工欠养老统筹金280万元,部分职工不能按时退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总工会通力筹措解决了养老统筹金的问题,使临近退休的48名工人按时退休享受国家政策,使未到退休的工人也无后顾之忧。笔者了解到,在乡镇村这一级原来未建工会组织的年代,上访、群访已是前几届政府头痛的事,现在乡镇村这一级均依法组建了工会后,上访、群访已悄然而逝。南郑工会工作是怎样的机制?基础如何?为此,笔者专访了该县总工会主席王国宏及前任主席程合民。

距今近50年工运史的陕西省南郑县,素有山青、水秀、人杰的美称。是省政府15个扩权县之一。现有人口55万人,582个基层工会1596名工会干部、42680会员,是汉中市11个县区中规模较大的工会。

该县本届工会自2003年新一届工会成立至今年,工会组织机构建设全面铺开,以乡镇工会组织机构为重点;从2004年起重点移向基层,动员全县各乡镇工会组织,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和行政资源,主抓基层工会和乡镇组织机构建设,把对职工的爱首先落脚到自身组织建设上,为“切实维权”、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贯彻落实《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和各级工会领导机关的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建设和工会机关自身建设。南郑工会建设由此进入一个新历史发展时期。现在的南郑工会装修了会议室,添置了汽车、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设备,满足了工作需要,符合办公自动化的基本要求。系统工会、乡镇、部门工委每年都要与县总工会签订《工会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工会工作群众满意率达100%,扎实的工会工作促进了工会经费征缴,工会经费2007年比2004年增长3倍。

春潮得雨自奔腾。南郑县创建模范县工会活动数次荣获省、市总工会的表彰。2004至2007年,连续四年被评选为汉中市总工会综合考核先进单位、财务工作先进单位和工会组建一、二等奖。2006年被省总工会评选为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奖。2007年被省工运研究会评选为团体会员先进单位。

围绕中心找准定位以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县域经济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

南郑县总工会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服务于县域经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找准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依法维权的定位。总工会自2004年起在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充实内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政务、企务公开工作向全县经济管理的广度与深度延伸,并推进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2005年,南郑县县委批转《南郑县总工会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县区工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争创省级模范县工会的意见》和县总工会印发《关于创建省级模范县工会实施办法》,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组织会员开展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效地推进科学决策。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工会工作形成了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推进依法建会,二是促进依法治会,三是助推了依法维权。

把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

南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县委副书记王晓亚分管工会,副县长范卫民联系工会。四年来,县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县委常委共12次专题研究工会工作,王晓亚副书记30余次听取工会工作汇报,为工会排忧解难,6次亲临指导,6次深入基层工会检查和调研。县政府与县总工会建立和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召开联席会议8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会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县总工会领导班子健全,主席待遇落实,干部齐备,5个系统5个部门全部按照同级党政副职配备了专职工会主席和工委主任。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主抓、各方配合、齐抓共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和“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的原则组建工会,并注意在开发区、专业市场、社区、街道、乡镇村等过去未纳入工会视野的职工群体中组建工会,及时把分散的流动的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建会程序由原来的传统建会程序,转变为“先搭台、后唱戏、先组建、后规范”、“边组建、边充实、边完善、逐步规范”。在发展职工会和会员会籍管理上,采取灵活、简便的办法,坚持组织关系随劳动关系流动的原则,会员劳动关系在哪里,会员组织关系就转到哪里。

注重依法治会,2003年工会换届后,选举产生9个常委、23个委员,制定了工会常委会议规则,坚持每一季度召开一次工会常委会,每次常委会组织学习新的政策及法规,总结检查上季工作安排下一季度工作并同时实行一个常委连几个委员带几个基层工会,分6个组进行工作竞赛。县教育系统与烟厂有效地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厂务、教务公开等工作竞赛交流;工会常委会召开方法上实行轮流组织召开,常委负责组织工会干部前往先进县、市工会观摩学习,常委会以文件形式通报或决议予以表彰鼓励,及大的调动了工会工作者的热情和积极性。现在全县新建工会340个,新增会员26686人,覆盖全县各个行业,一直延伸到乡镇村的体系完备的工会组织网络已形成成为南郑构建和谐社会率先突破发展的可靠保证。县总工会连续两年荣获市总工会组建工作奖。城关镇工会被省总工会授予“六好乡镇工会”称号。目前,全县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已建成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个,省级模范职工之家1个,市级选进职工之家35个。

从源头上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他们以人为本,着重在职工维权长效机制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建立源头参与机制。通过与县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和与有部门工作联系制度,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破解了劳模津贴、困难职工救助等九大问题。二是建立职代会教代会制度和厂务校务公开制度。供销和教育系统还建立了职代会、教代会申报制度,提案落实率达85%以上。2005年3户企业改制方案在职代会上予以否定,促使企业改制符合职工的根本利益。县教育工会下属的64个教育单位,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组织全县4600多名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管理,促使中考和高考成绩连续四年提升。三是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和女职工特殊利益专项合同。全县有120个企业与工会签订了集体合同,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立劳动争议调整组织150个,处理劳动争议调整23起。四是县上成立职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县总工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会维权工作的安排意见》,各乡镇建立职工维权工作站。郭滩乡维权工作站为外出务工人员维权2起,索赔金额39万元。县总工会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侵权个案,以法维权,科学维权。

永不言弃:做全县困难职工的“娘家人”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词唱出了人类社会永恒的希望!南郑县现在扶贫救困体系进一步拓宽健全,使全县因难职工深感有“家”。南郑县总工会不但建立了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还健全了困难职工动态档案,深入持久地实施“送温暖工程”。三年来共争取筹集资金11万元,慰问困难职工1450人次。实施“金秋助学”活动,三年来共争取筹集资金3万元,资助了困难职工子女64名考上大学。加强中国职工互助保险,累计发展职工互助保险2872人,并为出险的20多名职工赔付保险金额109000余元。同时协助政府实施再就业工程,举办下岗职工培训班16期1800人次,县总工会派一名干部到县服务局,直接从事有序劳务输出,2005年使256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并接轨社会保险关系续接问题,共有7461名困难职工享受低保。

提升文化创新发展营造昂扬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

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的智力支持

四年来,他们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经济建设中心,在全县广大职工中积极开展了“素质提升工程”、“岗位建功立业”、“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工人先锋号”等一系列主题竞赛活动。在“岗位建功立业”方面做到四个结合:即与全县技术比武结合,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结合。2004年召开了全县经济技术创新经验交流会,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这些活动中,职工提合理化建议263条,实施职工技术革新120项,创经济效益1500万元。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其中全国劳模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名,省部级劳模3名,市级劳动奖章3名。今年七一前夕召开南郑县劳模表彰大会,授予劳动模范30名和劳模先进集体5个。在南郑电视台开辟《劳模风采》专栏,协同县安监局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活动和全县“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烟厂、南化公司、梁州建材公司、多丽公司等企业职工开展了“安康杯”竞赛活动,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

草木会说话,砖石皆育人。四年来,该县总工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一是加强职工的学习和培训。2004年举办了全县120多名工会干部培训班,随后又选派新调整的工会主席、主任参加了市总工会举办的培训班3期50人次。全县职工参加率达80%以上。其中教育、卫生系统职工参加率达95%;梁州建材公司、艺苑房产公司等民营企业职工参加率也达80%以上。2005年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视察艺苑社区时,对艺苑房产公司200多名员工的各项工作予以公分肯定。二是寓教于乐,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业余文体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工人阶级常识、工会知识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编印了《工会法律学习材料》4000余份,免费下发给各单位学习。组织职工参加《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80周年工会知识竞赛》等竞赛活动4次,参加职工8500人次。他们采取拉赞助的办法,坚持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文体活动。先后开展了全县首届职工运动会、职工文艺晚会、职工象棋围棋比赛、职工家庭才艺表演、职工广播体操大赛、双创知识竞赛、“我为双创做贡献”演讲比赛、乡镇职工篮球友谊赛等大型文化活动,极大地扩大了工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文/云汉图/高德军

县委书记梁继业(中)亲手将慰问金送给困难职工

基层工会负责人向县总工会主席王国宏同志(左一)递交责任书

工会举办的如火如荼文体活动吸引了职工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9/2008090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9/02/28210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