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国形成保障残疾人权利法律体系

2023年10月08日

本报综合消息中国残联负责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宪法为依据,以刑事、民事、行政等法律为基础,以残疾人保障法为主导,以残疾人教育条例、就业条例等行政法规为辅助,以优惠和扶助残疾人的地方法规为补充,全面保障残疾人权利和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律体系。直接涉及残疾人权利保护的法律,已经达到50多部。

“这些法律中,既有专门针对残疾人的法律,又有大量涉及残疾人的法律,体现了对残疾人专门保护和综合性保护的统一。”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残疾人政治、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化生活、无障碍等方面的权利,法律都规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同时针对残疾人规定了许多特别的优惠和扶助措施,致力于实现对残疾人的社会补偿,促进残疾人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社会生活。”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今年7月1日已施行。这位负责人认为,该法的修订体现了以权利为本、机会均等、全面融入社会、反歧视、特别扶助等一些重要原则。

“残疾人不仅是医疗对象或者救济对象,同时也是权利的享有者,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他说,国家和社会应当以权利为本、以人为本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这位负责人特别提到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今年3月30日,包括中国在内的81个国家及区域一体化组织代表签署了公约。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批准中国加入该公约。中国是公约的积极倡导者,从公约的酝酿到出台,中国参与了公约制定的全过程,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残联正在积极推动《无障碍条例》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的制定,并及时完成残疾人保障法地方实施条例的修订工作。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省选拔521人赴基层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9/16/28255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