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剑铭
我其实并不贪吃水果,但汉风台却是我年年光顾的地方,原因是喜欢那里的园林风光。城市近郊的千年古原上,八百亩果林郁郁葱葱,红樱桃、紫葡萄、水蜜桃……春花夏果,四季飘香。对于我等长期“圈”在喧嚣都市里的人们,徜徉其间,真是如临仙境!借用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登斯‘园’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我想,这也正是汉风台庄园每到瓜果成熟季节便游人如织的魅力所在吧?
(一)
2006年仲夏,友人孙彦玉打来电话,说她种的葡萄熟了,请我们几个朋友到园子里品尝品尝。盛情难却,我在蒙蒙细雨中走进了杜陵塬上的汉风台果林庄园。
走时庄园便融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八百亩果林在如丝的细雨中苍翠欲滴,迎风摇曳,扑面而来。而我的思绪却穿过雨幕下的果林,倏然间回到了四年前那个白雪皑皑的日子……那天是彦玉开车来的,她说她在少陵塬上租了830亩,要在这建一个现代化的果树庄园。种樱桃,栽葡萄,植水蜜桃……雪后初霁,塬上的风冷得刺骨,她却热情洋溢,尽情地放飞着对未来的憧憬,勾画着一幅令人心醉的庄园美景。
桌上摆的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金奖葡萄”,红如玛瑙,绿如翡翠,紫如宝石。墙上挂的是两块金光闪闪的奖牌,上面刻的是:“户太8号”、“理扎马特”在第五届中国优质葡萄擂台赛暨奥运果品评选推荐会上双双被评为“安全金奖葡萄”……专程从北京赶来的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副会长晁无疾教授告诉我们:“这次擂台赛,全国16个种葡萄的省市,186路‘葡萄诸侯’京城比武,设了4个金奖竟然被汉风台捧回了两个,实在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不是开会,不是聚餐,完全是朋友之间的友情交流。大家一面品尝着鲜嫩甜美的金奖葡萄,一面即兴发挥、谈笑风生。其间一位颇具学者风度的老者的谈话引起我的注意。彦玉给我介绍说:“这位是修德仁修老。修老是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德高望重的葡萄权威专家……”修老微笑着说:“我们这一次来西安是为汉风台祝贺的!”
接着,老专家侃侃而谈,虽然我听不懂他所说的一些技术术语,但结论性的语言是明明白白的。一是,这里的种植非常规范,是日本技术与西欧技术的有机结合,值得推广;二是,生产过程完全达到了无公害基地的标准,实现了产品的安全性;三是,汉风台的葡萄已经达到了国际市场的流通标准,不比日本的差……修老沉思了一会儿,又说:“我在想,是否在这开一个全国性的葡萄种植现场会,让全国人都知道,西安有这么一块地方,论自然条件并不是最好的,却产出了最好的葡萄。原因就是你们始终在奔着一个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求着,这种目标就是国际化的,优质高标准……”
那天,不喜欢吃水果的我却一次吃了个够。主人问我,味道如何?我想了半天,想不出个恰当的赞美之词,后来就蹦出一句相声艺人练功时常用的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真好!”
金奖葡萄真的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所有的甜美滋润一点不剩,尽收口内!
(二)
2007年暮春,几位朋友约我到汉风台庄园一聚。那天,先我而至的朋友是陈忠实、胡西铭、戈治钧。忠实和老胡也是这里的常客,去年,汉风台果林的“户太8号”、“理扎马特”双双夺得了第五届全国优质葡萄擂台赛金奖后,我们就在这里一起品尝过“金奖葡萄”;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忠实写出了“珍珠玛瑙次第红,长安女子乐躬耕”的佳句;素有“葡萄王”美誉的国画家胡西铭挥毫作画,画出的葡萄足以乱真。年过七十的戈治钧,2001年他凭着影片《押解的故事》中的出色表现,“金鸡奖”得主,俗称“影帝”。
谈笑声中,已到了夕阳西下时分。陈忠实提议:“先到樱桃园转转吧,一会儿天就黑了……”走出接待客人的“草庐”,便见庄园的桃林旁、树林中、绿阴下到处都是来此休闲的游入;白色的桌椅,绿色的丛林,可以居高临下俯瞰长安城的原坡,谈笑风生的男男女女,织成一道令人陶醉的风景,看来这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园”并非浪得虚名啊!园主孙彦玉说:“这八百亩果园,樱桃的种植面积就是280亩。樱桃也是我们的主打品种……”樱桃是红的,红的晶莹剔透,赛过红珍珠玛瑙。但站在樱桃园里,看到的却是满目苍翠,那一串串的红樱桃正隐隐约约身在浓密的树叶之中,像一群体态娇媚的美人,在万绿丛中闪闪烁烁,一副羞于见人的神态……“葡萄王”胡西铭在绿丛中摘下一颗红樱桃,沉吟良久,忽然感叹道:“樱桃虽好,可它隐身于绿叶之中,不好入画啊!”旁边的陈忠实搭话了:“有啥还能难住咱大画家?你可以制造、想象啊,绿叶写意,红樱桃写实,试试。弄好了,‘葡萄王’就成‘樱桃王’了……哈哈……我是胡想呢!”
进入樱桃园的“影帝”,一副老顽童的架势,一会儿摘一颗樱桃送入口中,连说:“真甜。”一会儿又拉着同行的朋友或在花园游闲的行人站在樱桃树下照相,“沟壑纵横”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微笑。
戈治钧其实和园主也是相知相交甚早的朋友,他感慨地说:“早就听说彦玉在原上种果树建果园了。那时我就想:这女子疯了?少陵是旱原,你种的成果树么?嗨,真没想到,四五年光景,人家把事干成了!这果园成这么大世事,真不简单!”
品尝过红樱桃之后,我们向主人告辞……我坐在老陈的车里,车出庄园,忠实开窗回望,叹道:“每次到庄园来,感觉心情就轻松起来。这城市,就应当多一些这样的地方!”
(三)
今年,因诸事繁杂,很长时间没上过汉风台庄园,但却不时接到孙彦玉的电话或手机短信,从中得知,汉风台庄园今年更“火”了——
8月21日,第14届全国葡萄节在汉风台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葡萄研究、栽培方面的学者、专家对汉风台的金奖葡萄赞不绝口,专家们用两个字来概括他们的感受,那就是:震憾!让代表们感到震憾的不仅是黄土高原上竟能培育出如此优质的葡萄,更重要的是汉风台果树庄园所展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会后,汉风台被评为“全国现代葡萄产业科技示范园”。
8月28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在新疆吐鲁蕃召开授牌大会,孙彦玉从大会上捧回了“中华名果”的金牌。这金牌是授予汉风台葡萄的。……
汉风台已成为古城西安一道亮丽的风景。
祝汉风台果更甜,花更美,风光更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