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学习——企业腾飞的翅膀

——韩城矿务局“创争”活动写实

2023年10月08日

韩城矿务局是隶属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的以煤炭生产、洗选加工为主导产业,以煤矿设备制造、发电、建筑安装、注浆勘探、机电修造等为辅的综合性煤炭企业。矿区煤炭资源丰富,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相对严重。全局现有14个矿、厂、公司,在岗职工1.7万人。截至今年6月底,企业资产总额26.86亿元。企业先后荣获“全国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诚信经营示范企业”、“中国质量信誉AAA级企业”、“陕西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示范单位”、“陕西省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十大经济明星企业”、“陕西省十佳诚信经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到2010年,全局原煤生产能力将突破1100万吨,年销售收入将超过40亿元。

提高认识 精心组织“创争”活动有序开展

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开展“创争”活动适应了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要求。为此,局党政决定把开展“创争”活动作为建设小康矿区,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的战略任务来抓,制定了《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实施方案》(韩局党发[2003]65号),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级领导为副组长,党办、行办、工会、团委、组干、宣传、企管、劳资、财务、计划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创争”活动领导小组。2004年3月1日,全局举行了中层以上有260名领导干部参加的“创争”活动启动仪式,正式拉开了百里矿区万名职工参加“创争”活动的序幕。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主要负责、工会重点推动、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和“上下联动、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创争”活动开展以来,韩城矿务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地推进发展。一是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不断给职工灌输开展“创争”活动的深远意义。二是分层举办了有350多名领导干部参加的理论讲座,举办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训师培训班,走出去参加高层学习型组织报告会,增强了各级领导推进“创争”活动的使命感。三是明确创建目标,提出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逐步构建以提高和优化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职工教育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促进矿区职工队伍素质向学习型和创新型转变。

典型示范 循序渐进“创争”活动逐步深入

“创争”活动之初,韩城矿务局在全局首批确定了15个试点区队(班组),出台了《创建学习型区队(班组)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确定专人定期到试点区队(班组)进行指导,以推动试点单位的创建工作。

象山煤矿编写了《采掘机运通精细化管理标准》,职工班前学一题,班中口述手指。针对采掘区队少数农民工只能认写自己名字的实际情况,编写了5个工种的《安全操作口诀》,朗朗上口,易学好记;下峪口煤矿选煤厂开展知识共享活动,让高素质的职工现身示教;桑树坪煤矿把职工学习成绩与工资奖金分配挂钩,激发动力;物资供销中心推行U8物资材料录入和输出管理,实现了物资计划报审、采购、验收、保管、发放自动化办公;机电总厂建成了职工文化中心,配备了各种技术书籍,创办《技工园地》期刊,交流学习成果;总医院开通了“好医生”网站,人手一张上网卡,定期进行学分积累晋级考核等等。这些由试点单位创造出来的学习方法,通过普及推广,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

为保证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2004年8月,韩城矿务局在下峪口煤矿召开全局“创争”活动推介会,表彰命名了一批“创争”活动示范点,出台了我局《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区队(班组)和知识型职工基本条件》(韩局办发[2004]182号),扩大试点。会议之后,各矿、厂、公司相继组织人员到示范点观摩学习,相互交流创建经验,以互动促共进。2005年9月,印发了《“首席员工”评选及管理暂行办法》(韩局办发[2005]201号)及《关于全局技能类“首席员工”岗位津贴标准及考核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韩局办函[2005]224号),对扩大“创争”活动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年8月,陕西省“创争”活动领导小组在我局召开全省“创争”活动现场会,“创争”活动掀起新高潮。

完善机制 强化措施“创争”活动深化提高

2006年,经局职代会讨论通过,印发了我局《2006—2008年创建学习型企业规划》(韩局党发[2006]9号),对加强“创争”活动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形成了“党政负责、工会推动、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后三年的创建目标、学习培训体系和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学习。为提高团队学习力,韩城矿务局制定和健全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层管理人员学习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和职工学习制度等;编写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一书,计38万字,下发基层,指导学习;按照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班组(科室)、学习型职工考核评价要素指标,量化了学习标准,建立了述职和述学相结合的绩效考评办法;建成了局矿两级职工教育基地5处、108个职工业余学校、’学习室、所;采取外培和内培相结合、企校联合办学的方法,先后与高校联合开办了MBA硕士研究生班,机电一体化、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5个专业本科班和机电、通风、采矿3个专业大专班;坚持组织每年一次、三年一届的职工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先后有600名技术拔尖人才受到命名表彰。下峪口煤矿女工鹿占红荣获陕西省矿灯管理工“技术状元”称号。5年来举办正规脱产培训65期55个工种7454人,占全局职工总数的43.7%。三个矿根据农民工占生产一线职工队伍80%以上的实际,提出把农民培养成工人,把工人培养成准军人,实现体面劳动的创建目标,使农民工的培训率达到95%以上。到2007年年底,350名农民工招聘为合同工。2007年元月,象山煤矿掘进二队生产班荣获“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荣誉称号。2007年元月和4月,下峪口煤矿选煤厂洗煤班分别荣获“全国学习型标兵班组”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二是强化创新。在科技创新上,设立科研经费专项基金,每年有课题、有项目、有评审、有表彰,激发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攻关的积极性。我局3项科技成果被评为陕西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下峪口煤矿职工朱开旺研制的防盗前探梁和勾式上道器获国家专利和华中国际最新技术银奖。局评出“采煤机械化研究与应用、掘进机械化研究与应用、通风安全监测系统升级改造及监探系统联网、高位裂隙瓦斯抽放技术研究、综合防突技术研究”等科研成果150项,优秀科技论文180篇,科技标兵3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80名。在文化创新上,通过找差分析,不断完善企业的价值观体系,确立了我局“一二三四五,跨越三大步”的企业愿景,“以精图强,多元发展”的企业战略,“造福员工,奉献社会”的企业宗旨,“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的企业价值观,“永不服输,奋发图强”的企业精神,“事无大小,做就做好”的企业作风及“人才、经营、管理、学习、工作、创新”等12个理念的理念体系。在管理创新上,开始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和学习型组织理论过渡。探索扁平化、有弹性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三是强化激励。韩城矿务局一直把激励作为激发和调动职工学业务、提素质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了优秀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外出培训和考察学习的激励政策。邵永明等11名职工被命名为首席员工后,除每人晋升一级工资外,每人奖励1500元。五年来,全局通过职工职业技能鉴定的初、中、高级工2000余人以上,每人每月享受50—90元的岗位津贴;通过自学获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450人,并为其报销学费;获得各类高、中、初级技术职称的职工达到1248人,其中对井下一线技术人员,根据高、中、初级技术职称,每人每月享受200—1000元的技术津贴。局表彰奖励学习型区队(班组)47个,知识型职工35人,优秀培训师36名。

资金保证。推动有力“创争”活动彰显效益

五年来,韩城矿务局在坚持执行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2.5%的比例提取政策的同时,局行政每年还拿出60万元用于“创争”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奖励以及日常活动的深入推进。各二级单位也专项列资,确保了“创争“活动的强势开展。今年,又把“创争”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强势推进职工岗位行为规范。投入40万元编印了《采掘机运通五大专业职工岗位行为规范》系列丛书,组织了采掘机运通146个工种9856人的统一考试。随后,扩大到全局所有工作岗位。 “创争”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企业的发展。2006年,全局实现销售收入16.39亿元,盈利9059万元,职工人均收入1.64万元。2007年,全局实现销售收入18.15亿元,盈利680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1.79万元。今年1—6月,实现销售收入8.98亿元,同比增收1.1亿元,职工人均收入11772元,同比增加2838元。预计到年底,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职工人均收入2.7万元。 (张荣辉)

上篇:恰同学少年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9/2008092308-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9/23/28292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