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舱外航天服的灵魂

771所研制舱外航天服系统医监与数管设备侧记

2023年10月08日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宇航员从舱内气压环境进入太空的真空环境,舱外航天服就显得非常重要。为舱外航天服研制医监与数管设备的771所计算机研发部神舟飞船组的员工深知自己的责任,他们在探索中前进,在研制生产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对待每项工作。

责任重大不断探索

舱外航天服系统医监与数管产品是航天服的主要部分,它包括生理背心、生理信号放大器、给引进航天服配套数管设备、报警信号发生器、国内航天服配套数管设备、数管电源等六种产品。

舱外航天服有了医监与数管产品就是一个完整的航天服。它可以检测航天员出舱活动过程中航天员生理参数、航天服背包参数、电源参数等,实施出舱活动期间对航天员生理参数的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它直接关系航天员的生命。其生理背心、生理信号放大器安装在航天服背包内,生理背心穿戴在航天员身上。数管设备和报警信号发生器、数管电源分别在航天服下挂包内,缺一不可。

飞船组的员工知道,舱外航天服是一个具备独立的运作系统,它和舱内航天服不同,出舱行走的舱外航天服本身就是一个功能齐备的小飞行舱,能够独立地抵御真空、寒冷以及太空辐射等恶劣环境,此外还配备有供氧、温控等生命保障系统。舱外航天服系统医监与数管产品是航天服的灵魂,它保证航天员离开飞船有气、液、电的供给,保证其生存、工作和通讯。

在舱外航天服使用国外,还是国内悬而未决的时候,飞船组的主任设计师马联强已经带领一批年轻的设计师们挑起了研制的重担。他们研究国外产品、吃透技术、自主创新开发了舱外航天服生理信号放大器、报警信号发生器、与进口、国产航天服配套的数管设备、话音放大器等一系列产品。

在设计方案变动,技术状态的反复更改和总体的不断要求下,他们在调试台、实验室来回奔波,不断完善。在不停歇的学习和钻研下,又相继研制出舱外航天服的相关产品,为上层决策舱外航天服的使用做出了贡献。

为了中国制造

在飞船组,“舍小家,为大家”的事真是不少。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的发射,飞船组的员工们不但要经受身体的考验——长时间的刻苦工作,每天最少工作12个小时,还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只许成功,没有失败。

计算机研发部为“神七”配套的产品共有九个项目,55台/套产品。还配套两个A级,两个B级软件。这些都是周期短、技术状态更改频繁的任务。在困难和挑战面前,飞船组的人员没有退缩。

虽然人手严重不足,但大局为重。在短线任务、并行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飞船组的员工长期放弃各自生活空间。面对接踵而至的一项项工作,他们连续几个月不间断的加班。为了工作的连续性,常常晚上坐出租车回家,却没有人提出任何要求。

组长余国强孩子上小学,平时父子俩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久而久之,孩子给他起了个外号:“匆匆过客”。这样的“匆匆过客”在飞船组比比皆是。

飞船组有四位女同志,她们和男同志一样,出差、加班,熬夜。“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30岁的女同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的多。”计算机研发部党总支副书记韩润生说到这里,眼眶湿润了。就是这样也没有人提出要求照顾。

在飞船组,大家都认为别人比自己辛苦,事事都往前赶,家里的事都是小事。他们把宇航员在太空穿着的“中国制造”的航天服看成是大事。

(李家望)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为神七“心脏”发放通行证的女指挥员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9/20080925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09/25/2830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