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蒲白天工公司土建四部在建设陕煤集团红柳林煤矿产品缓冲仓工程期间,因安全、质量、工期在众多施工单位中遥遥领先,业主不远千里把锦旗和5万元奖金送到了天工公司。正是因为这一工程,蒲白天工公司与红柳林煤矿成为了很好的合作伙伴。
今年3月初,红柳林煤矿1号转载点至产品缓冲仓带式输送机栈桥工程公开招标,2、3标段因所处地形复杂、施工中要穿越十多个高低不一的山包,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承建这项工程。业主方商量后要把这项工程交给天工公司来干,但因为天工正在施工该矿选煤厂产品缓冲仓这一重点工程,人力有限,没有接受。业主只好逐一找到其他施工单位,没想到大家众口一辞,认为这样的硬骨头只有天工公司能啃动。业主又多次来到天工土建四部驻地,与项目经理樊曹武交涉,硬是让天工接下了这个工程。
2、3标段处于多个落差极大的山凹里,周围荒无人烟。垂直跨度2公里,要施工75个支柱,因地貌复杂,最高轴线高度52米,最低仅2米,工程难度很大。而且工区内没有一条能通车的路,材料、仪器只能靠人背肩扛,给施工带来了极大困难。
但是,既然接了工程,就要高质量完成,这是天工人永不改变的信念。项目经理樊曹武与技术主管孟浩连续几天天不亮就翻山越岭,勘察地形,确定施工方案。4月23日,工程正式开工。第一道工序是放线,放线的精确度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技术主管孟浩与测工刘根军每天天麻麻亮就带领3名四川民工徒步行走,翻山越岭测量轴线的精确位置,每日都是黄昏时分才下山吃饭。三天下来,素来以能吃苦著称的3名川籍民工说什么也不干了。晒得黝黑的孟浩和刘根军自嘲地笑笑,自己背着仪器继续测量、打桩。持续了一个半月,75个轴线桩基全部打好。技术主管孟浩和测工刘根军体重掉了近20斤。这期间,邵国芳、张字金、仝派等管理人员齐上阵,在每一个轴线周围一点一点地挖土开路,直到为挖掘机开出道路。在挖到11、12、22、23轴线时,因为山体土质疏松,打一轴挖的土方就是多半个山体,土方量达12750方,每一轴线光是导运土方就要8天时间。其间,业主多次来到工地检查,无不被天工精神所折服。
天工人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让在此施工的川籍民工也自叹不如,那3名不干了的四川民工也被天工人的朴实能干所折服,又回到了项目部。经过近三个月的艰苦施工,75个桥柱整齐地排列在深深的山谷中,困难依然很大的吊装工程等待着天工四部的员工去战胜。但是此时,他们已无所畏惧,他们深知自己是一支能啃硬骨头的施工队伍。
(姜晓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