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为何紧急“三率齐动”央行这次的决定出人意料: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9月份的经济数据尚未公布,货币当局就果断出手,这多少有点打破“常规”。
“中国央行这次紧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二率’,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态度。”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说。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认为,由于美元和美国经济的全球地位,美国金融危机有可能带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从而使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在未来两到三年趋于恶化,经济增长面对的形势更为严峻。
专家指出,在经济高涨阶段,直接控制信贷比调整利率更有效。这是因为,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利率调整对经济过热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滞后。而在经济回落阶段,降息则是最佳的货币政策工具。这是因为,随着企业利润增速的下滑,即使放松信贷管制,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也不愿意放贷;而降息能使企业财务状况有所改善,从而有望获取更多的银行信贷。
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则会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二率”下调传递了松动银根的信号,有利于提振企业的信心。
从另一个角度看,时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金融危机过后的外需减少也难以支撑国内物价的过快上涨。“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有望得到较大缓解,这是央行敢于下调‘二率’的‘底气’所在。”彭兴韵说。
多数专家认为,继9月15日之后央行再度宣布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这样的趋势形成后,短期内不大会逆转。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此次在下调“二率”的同时,还宣布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税。
专家坦言,在存款降息的同时暂免征收利息税,能起到“对冲”作用,给存款人一定的补偿。同时应当看到,暂免征收利息税或许给居民带来的实惠不算太多,但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改变政府与居民之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