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廿五载方寸缘

2023年10月08日

邮票,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印记,是人类先进文化的缩影。它以简练的艺术形式,新颖的艺术构想,独特的艺术语言,精美的艺术造型,多彩的艺术印刷,反映了特定的内容,浓缩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最引为骄傲的事物。所以,人们把邮票称之为“国家的名片”,“微型的百科全书”、“琳琅满目的艺术殿堂”。

9月8日,在第2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汉滨区高中教师李汉生老师迎来他60岁的生日。作为一名退休中学高级教师,他谢绝了亲戚朋友决定为他举办的生日庆典,拿出毕生所藏邮品1万余枚,决心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校园文化建设做贡献,在该校图书室连续展出3天,得到了市文联、市邮政局和汉滨高中的大力支持,在社会和学校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李汉生老师与方寸邮票结缘,可以追溯到上小学高年级起便开始和邮票打交道,那时还只是集一些信销票、盖销票,和同学交换交换,慢慢地攒些零花钱、压岁钱买些新票。随着升入中学、文化革命、农村插队、返城就业、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又上了大学,毕业当老师,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尤其是1983年,他的邮品被洪水所淹,一切又从零开始,集邮虽说是一波三折,但是他从没有轻言放弃,在集邮的方寸天地,他感到其乐无穷。

作为教师,与青少年学生交朋友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至爱。作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学校集邮活动的领头人,李汉生老师1987年在校内成立了集邮协会,带领青少年集邮爱好者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集邮。他办邮展,搞讲座;搞集邮知识竞赛、集邮演讲比赛;组织集邮征文、集邮绘画等等,把校园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教育搞得热火朝天。刘曼玲老师在音乐课上用脸谱邮票给学生京剧艺术;历史老师尹仁方拿长沙出土文物等邮票讲祖国的文化遗产;韩聪老师用著名科学家邮票讲物理学发展:王治玉老师用奥运会邮票讲奥运发展史;李汉生老师拿自己珍藏多年的邮票作为给学生的奖励……该校集邮征文在省上获得大奖,集邮知识竞赛到北京参加全国比赛,集邮演讲引来了中央电视台现场拍摄。汉滨高中成为全省青少年集邮先进典型,2003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他本人曾被国家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组织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梁真鹏)

上篇:冀卫军散文评论集《四眼看世界》出版
下篇:阳光心态铺就成功之路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10/20081013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10/13/27943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