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党员的先进性得到普遍增强,这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懈地工作。实施这一战略部署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通过思想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与党员先进性的关系,以及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使自己符合党员先进性标准。
一、保持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
从我们党的历史上看,党走过了87年的战斗历程,在党和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党都十分重视党员标准。从目前我们党的队伍现状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达7239多万,且素质也有很大提高,但我们也看到,这支队伍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与形势发展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一些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组织纪律和作风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给党带来种种消极影响。由此可见,保持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员先进性的主要标准
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那么,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怎样理解和把握党员先进性的主要标准?如何从新的时代特征出发,科学认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首先,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要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为基本依据。因为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是党员一切行动的准则,是党员的最高行动纲领,在党内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其次,对党员的先进性标准要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内容。在新时期,要求党员当好走在时代前列的尖兵,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好爱岗敬业的榜样,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尽职尽责;成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坚定不移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不顾身、忘我工作,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当好实践党的宗旨的模范,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服务群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忠实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以实际行动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光辉形象作出应有的贡献,是对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提出的具体要求。第三、对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既要注意共性,也要注意个性。在保持党员先进性问题上,对一般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求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对于一般党员应要求他们做到:政治上要清醒,理想信念要坚定;牢记党的宗旨,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爱岗敬业,努力成为岗位或行业中的佼佼者;要有较强的党员意识,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平常时期看得出等。对党员领导干部要求的侧重点则更强调他们应做到:当好“三个模范”,即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提高“五个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三、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努力保持先进性
在现实生活中,党员怎样才能符合标准、保持先进性呢?笔者认为,共产党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六个结合,即:一是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做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的模范结合起来。二是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奋发进取、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技能结合起来。三是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树高尚情操做全社会表率结合起来。四是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及关键时刻的表现结合起来。五是要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需要结合起来。六是把加强党员管理同企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产党员能否达到党员先进性标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有没有内在动力,即主观世界的改造。也就是说,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才能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更好地保持先进性、发挥创造力。因此,共产党员要始终坚持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不断增强党性锻炼与党性修养,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以达到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要求,同时使它成为每位党员的一种自觉的行动。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