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张瑞敏:让海尔走向世界

2023年10月08日

张瑞敏是青岛海尔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他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使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拥有3万多名员工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其“激活休克鱼”理论的提出和运用,实现了低成本扩张,共兼并盘活亏损企业18个,总金额5.5亿元。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9年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推进者”称号。

临危受命

海尔的前身是由两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合并而成立的青岛日用电器厂。由于技术落后,管理不善,人员素质差,企业步履维艰。1984年全厂亏空147万元。

创业是艰难的,在逆境中创业更是难乎其难。张瑞敏首先提出了与联邦德国利勃海尔工程有限公司“结亲”,专业生产大容积电冰箱的设想。

经济领域似乎有一个“法则”:高风险才有高回报。从1984年到2000年的16年里,张瑞敏使一个破烂不堪的青岛电冰箱总厂“进化”成了全球营业额406亿元,创造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海尔神话”。

儒商

张瑞敏是一位颇有思想的企业家。他不断整理、升华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凝成了许多富有哲理的经营理念,并把这些经营理念物化在实践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基于“名牌战略”的理念,创业之初,他曾提来一把重锤,让生产者亲手砸掉76台不合格的电冰箱,结果砸出了中国冰箱史上的第一枚国优金牌,也把“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观念牢牢砸进了每一个海尔人的心里。

张瑞敏有一个“吃‘休克鱼’”的理论

他说:从国际上讲兼并分为三个阶段,当企业资本存量占主导地位、技术含量并不占先的时候,是“大鱼吃小鱼”;当技术含量的地位已经超过资本作用的时候,是“快鱼吃慢鱼”;到90年代进入了强强联合阶段,即所谓的“鲨鱼吃鲨鱼”;在现行体制下,“活鱼”是不会让你吃的,吃“死鱼”你又会“闹肚子”,因此只能吃“休克鱼”,即那些硬件好、管理不行的企业。1998年初,“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正式进入美国哈佛大学课堂,张瑞敏成为第一个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

英国《金融时报》进行的亚太地区声誉最佳公司评比,海尔被评为第7名,成为亚太地区进入前10名的企业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华都)

上篇: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被“双规”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10/2008102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10/24/2798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