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打造“头号”产业

——白河县发展劳务经济促农增收富民纪实

2023年10月08日

如何把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点?针对这个重大的命题,白河县大胆决策,大力发展劳务,通过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富民强县。几年来,该县明确提出“要把劳务经济当作头号产业来抓”,推行劳务经济“一把手”工程。县上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将劳务经济作为乡镇和部门年度“红皮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兑现奖惩。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季度听取和研究一次劳务经济工作,建立了全县15个乡镇社会保障服务站和3个社区保障工作站,为全县124个村配备了劳务工作信息员。

通过艰苦的探索实践,白河县寻求到了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维护权益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真正使劳务经济走上科学、规范的发展轨道。

为了整合培训资源和构筑培训体系,他们坚持按照“规范管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以白河职中为龙头,以城乡技校为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两年来,全县引导初、高中未升学毕业生培训6000余人次,农民工输出前维权培训4万人次。同时,开展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考核,考核合格2700人。为了使全县农村劳动力能够顺利转移,他们积极与外地企业联系,先后与20多家企业建立订单培训,已培训输出4000人次。为使农民工输得出,能挣钱,该县始终坚持把有组织输出作为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点,不断扩大有组织输出规模,采取政府搭建互动平台,举办大型劳务职介活动。仅今年,全县又举办10场,共有2.6万农民参加求职洽谈。

在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积极为他们建立保障服务体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提升“村民综合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注重“留守儿童”帮带和“空巢老人”照管工作。两年来,先后二十多次派员到外地帮助务工人员解决维权纠纷,并在白河县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输出基地,设立驻外维权办事机构4个,协助处理维权纠纷70多起。为探索农民工老有所养问题,2007年4月,白河县派员到江苏镇吉镇服装有限公司为白河籍25名务工人员建立养老、失业保险关系,他们把“两险”建立在白河,使外出农民工真正享受到“两险”待遇。同时加快发展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和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000多个。

全县务工人员从开始的100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6.1万人,2007年实现劳务收入4.3亿元,接近全县GDP的一半,是当年财政总收入的7.2倍,农民人均增收1339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几年来,全县已有400余户农民在务工城市安家落户,有3000多户农民在县城和集镇购房居住,他们的资金70%以上来自务工收入。全县城镇化率由3年前的13%提高到现在的21.6%,县城常住人口数量由2万人增加到5.3万人。

(吴斯君 覃彬)

上篇:宝桥迸入宝鸡百亿大企业大集团之列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10/2008102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10/27/27995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