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走在广阔的董志塬上,时常可见林立的油井中伴随着一个个熊熊的“火炬”,那是长庆油田放空的油井伴生气在昼夜燃烧。如今,伴生气被回收生产轻质油和液化气,“火炬”永远走出了人们的视线。仅此,每年可创收5000万元。这是在长庆油田公司节能减排中信手拈来的一个例子。
近年来,长庆油田迅猛发展,原油产量连续7年以100万吨以上的速度递增,天然气产量每年以10亿至20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已经成为我国陆上第三大油气田。与此同时,长庆克服了工作区域横跨四省区、自然环境恶劣的制约,不遗余力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使产油大户也变成了节能巨人。
“十一五”期间,长庆成立了高规格的节能领导与组织机构,确立了22.7万吨标煤的节能目标。为此,长庆首先研究制定了《节能节水型企业评价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制度体系建立一种机制,将节能压力传递给每一个员工;同时,加大奖惩,将主要能耗指标纳入生产单位主要领导业绩合同考核。在投入上,创新出滚动投入机制,将节能投入“借给”项目单位,产生的效益归其所有,而“借款”则必须3年偿还,并用于新的项目。2006年以来,按照这种模式筹资2000多万元,实施了21个项目,节约价值超过1.2亿元。
在长庆的节能减排中,“节电、节油、节气、节水”四大工程堪称支柱。节电上,实施了以无功补偿技术、变频调速器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节电工程;节油上,开展“气代油”、“煤代油”一批工程;节气上,实施以轻烃回收利用、伴生气集中发电为主要内容的节气工程;节水上,实施以采出水适度处理回注、锅炉凝结水回收为主要措施的节水工程。仅2007年,实现节能0.92万吨标煤,节水30万立方米。
长庆在油气田开发建设中,尤其注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长庆总结出了一条新路。从产能建设各个工程的规划、设计开始,就结合油气田长远开发效益,统筹规划井、站、道路、管道部署,从源头上避免用地浪费;大力推广和运用丛式井、水平井等新技术、新工艺,创造了“子母井场”的布井模式,即在满足钻井、试油同时作业的条件下,利用原已征用的老井场资源,将简单的小型丛式井组最大限度地进行井场组合,一个井场最多可钻井20多口,可减少钻井井场3到4个,节约土地10亩,节约征地费用21万元。“十五”期间,长庆平均每年节约土地1282亩。现在,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2006年平均每口井占地缩小到6.7亩。
现在,节能减排已成为长庆新的增长点。“十五”期间,长庆累计实现节能总量15.7万吨标煤,节约新鲜水360万立方米,节能节水价值达1.64亿元。2006~2007年,长庆仅用两年就完成了整个“十一五”规划节能量的62.9%、节水量的45.5%。
(毛浓曦 彭旭峰 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