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节,走进陇东高原,处处都能看到火热的石油大会战场面:从华庆到镇北,从西峰到环江新区,200余部钻机,3万余名将士,在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了油区前所未有的大会战。
10月20日,在超低渗主战场华庆油区,展现在记者眼前的钻机就有24部。超低渗陇东项目组负责人说:“从3月份白手起家到目前,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共引进钻机76部,完钻382口。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在陇东产能建设项目组,记者了解到产建任务从年初的70万吨,经过三次调整达到114万吨,将创陇东产建历史新高。
陇东指挥部指挥、采油二厂厂长高静乐说:“公司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油田、实现5000万吨的目标使陇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凝聚和激励员工队伍,用攻坚啃硬的精神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与大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采油二厂作为公司大发展的排头兵、主力军,要坚定不移地确保800万吨目标的实现。”
回顾陇东油田的发展历程,从1971年到1993年,利用了22年时间,上升到年产100万吨;从1994年到2004年10年时间,上升到年产200万吨。在上产200万吨之后,陇东油田将用5年时间,向300万吨发起冲击。
长庆人用37年的时间,把一个年产1.4万吨的油田,建设成了年产接近300万吨的大油田,原油产量增长200多倍。高静乐说:“陇东油田之所以能实现37年持续快速发展,是因为以解放思想为基础,依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大飞跃。”
陇东的石油储量、资源量、剩余储量均占到长庆油田的三分之一,尽管探明储量绝大部分为超低渗油藏,但是超低渗2吨区的储量规模达10亿吨,占长庆油田超低渗2吨区储量的近四分之三。
在总体开发思路的指导下,采油二厂突出技术引领,强化工作研究,运用“油藏分类分级管理”和“一井一法一工艺”精细管理法,明确了各级技术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实现了区块、井组和单井的目标管理,油田开发形势不断好转,连续4年递减率每年以两个百分点下降。
经过37年的发展,采油二厂逐步培养起来一支忠诚事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吃苦耐劳、经得起老油田稳产考验、经历过西峰油田建设检验、经受住持续上产锤炼、有优良文化传统、优秀团队精神、良好业绩表现、执行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特别强的卓越队伍。
2008年,冉新权总经理先后三次到陇东调研,规划800万吨发展蓝图,落实800万吨上产措施,勉励采油二厂在大发展中当好排头兵、主力军。
“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建设新陇东”,已成为采二人推进陇东油区第三次大发展的目标。在超低渗油藏开发中,采油二厂面对市场资源异常紧缺的情况,从零开始,不等、不靠、不要。没有钻机,在媒体做广告招钻机,派人上陕北、到内蒙,在华北、大港等油田找钻机;没有井场,施工人员吃住在现场,加快井场施工进度;没有开发的经验,技术人员一口井一口井地分析,摸着石头过河,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在华池地区聚集了50部钻机,拉开了华庆地区的大会战,快速打开了超低渗开发建设的新局面。
目前,陇东地区200余部钻机日夜轰鸣,三万多名建设者在千里油区展开大会战,按照计划陇东地区今年要完钻1000多口井,明年完成2000多口井,两年的时间要完成过去37年所完成的工作。特别是超低渗油藏的开发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技术、新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将使陇东地区超低渗油区有望建成年产400万吨的大油田,对上产800万吨工程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袁楠
西峰采油三区强化细节管理促上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