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象山矿井实现跨越发展探秘

2023年10月08日

在黄河岸边,司马故里,有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投产5年来,原煤产量、职工收入平均每年都分别以10.3%和12.6%的递增率增长,特别是2006年以来,在井下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完成原煤120万吨,2007年完成原煤156.2万吨,超6.2万吨达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职工年均收入由2006年前的15000元增长到2007年的23000元,截止到10月份,完成原煤144.3万吨,全年有望突破170万吨,职工年均收入预计超过25000元,各项经济指标创出新高,安全形势稳定,去年达到省煤化工集团质量标准化先进矿井行列。

它就是韩城矿务局三大矿井之一的象山矿井。

短短五年时间,象山矿井能踏上如此快的发展轨道,实现大的跨越,其秘诀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四靠”不松劲。

靠文化引领。2006年以来,该矿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了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制订了规划,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格局,落实了企业文化建设责任、目标、任务,使安全文化、学习文化、管理文化、廉政文化融入到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近三年,矿上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职工运动广场,廉政“清风园”和从地面到井下长约6000多米的安全文化长廊,印刷了《前进中的象山》企业文化宣传册,制作了两部企业文化建设专题片。2008年,又在全矿开展了职工岗位行为规范集中教育活动,组成了50多人的职工岗位行为规范巡查小组,编印了党群、生产、经营、辅业职工岗位行为规范丛书,2000多名职工参加岗位行为规范考试,为全矿职工统一制做了矿服。现在,全矿职工的日常基本行为做到了规范,井下规范上岗已成为习惯,文化引领的作用得到了展现。

靠科技支撑。坚持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制订出了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开展创新三步走战略措施。几年来,矿上先后投入2亿多元,上了一套综采、一套高档普采、五套综掘机,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70%和85%,综采月产保持在8万吨以上,综掘月进尺达到320米。还投入3000多万元,先后完成猴车架空乘人系统等重点工程60多项。实现了工业电视监测监控、瓦斯监测监控自动化系统和运输系统信息网。建成了井上下5套瓦斯抽放系统,年瓦斯抽放达到1200万m3。3年培训职工8000多人次,有309名职工取得了初、中、高级技术职称。完成各类技术创新成果126项,创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在煤巷、岩巷推广了锚网支护技术、5#煤综采放顶煤等技术。

靠安全保障。层层落实了安全是各单位党政领导第一责任的制度,并把安全工作与领导的工资、奖金、年薪和政治前途挂钩,从而使安全责任落到了实处,形成了一级向一级负责的新格局。突出瓦斯管理和重点工程这一重点,坚持主要领导亲自督促、亲自检查、亲自过问、亲自深入到现场。抓职工安全技术素质提高,坚持班前“每日一题”、“每周一考”制度,在职工中开展自保、互保、联保活动,严禁“三违”。矿级领导每月必须完成6次下井和抓“三违”次数,科、队干部坚持值班、跟班、带班制度,做到井下三班倒,班班有领导。

靠环境引人。矿上十分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每年矿上都拿出20多万元对职工进行救助,千方百计为职工解决困难,不论在住房、工资、奖金分配等方面都倾斜职工。同时,矿上还对浴池、单身楼和家属区的设施进行了改善。矿区建成了10000多平方米的花园、运动广场和职工“小憩亭”,新建的职工食堂开业在即,还购买了两台大轿车,方便了职工上下班。

目前,矿井升级改造为年生产能力240万吨的工程和瓦斯发电厂已经开工建设,设计年入洗能力150万吨的洗煤厂已进入调研、审批、立项准备阶段。看到象山矿的发展文化和美好前景,矿党委书记范武生、矿长方刚欣喜地说:象山矿能走到今天,科学发展立了头功,“四靠”作用功不可没。 (段孝文 刘公望)

上篇:没有了
下篇:王村社区居民生活乐陶陶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11/04/28315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