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2023年10月08日

陕煤化工集团韩城矿务局象山矿井矿长 方刚

象山矿井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北方向,东临黄河,西靠象山,南邻司马迁祠,北经龙门古渡,登高象山,新老市区尽收眼底。矿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韩城矿务局三大矿井之一,是陕煤化工集团质量标准化先进矿井,曾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守合同重信誉优秀企业称号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03年矿井建成投产后,原煤产量、职工收入平均每年都分别以10.3%和12.6%的递增率增长,特别是2006年以来,矿井条件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三年迈了三大步,2006年完成原煤126万吨,2007年完成原煤156.2万吨,职工平均收入由2006年前的15000元增长到2007年的23000元,2008年截至到11月10日,生产原煤1514135吨,提前50天超14135吨完成年计划,全年有望突破165万吨,职工收入预计超过31000元,各项指标创出新高,质量标准化前三季度均达到一级。

文化引领培育共同价值观

象山矿井秉承“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最核心的竞争是文化竞争”的理念,通过不懈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这座现代化矿井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

2003年建井投产后,该矿就提出了打造特色企业文化,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总体思路。新的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后,面对诸多困难,矿党政领导就把文化兴企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从人、才、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印刷了《象山矿井企业文化手册》、《安全文化手册》、《准军事化实施细则》和反映矿井建设管理方面的画册以及学习型组织创建读本。在矿区主要道路、建筑物、会议室、区队会议室、井口制做了大量的理念牌板、灯箱,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宣教形式,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在全矿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从地面到井下建成了6000多米长的安全文化长廊,形成了安全叮嘱区、安全理念区、安全温习区和安全警示区,建成了韩城地区一流的运动广场和占地5376平方米的廉洁文化主题公园“清风园”。2008年,按照矿务局的安排部署,提早动手抓职工岗位行为规范,在全矿开展职工岗位行为规范集中教育活动,在全矿迅速掀起职工岗位行为规范集中教育活动的热潮,形成了从地面到井下、从干部到工人、从日常行为规范到岗位行为规范的新格局。6月份,全矿2000多名职工还参加了全局采、掘、机、运、通146个工种《职工岗位行为规范》统一考试。同时,矿上重视知与行的统一,不断总结推广规范班前会经验,组织管理人员和职工定期参加军训,形成了规范班前会和开展准军事化训练的长效机制,使越来越多的职工熟练掌握了岗位“手指口述”操作法。矿上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全矿职工每人制做了一套工装,还制做了富有文化韵味的手提袋、纸杯,制做完成了《让文化落地生根》电视专题片,11月3日,在矿工业广场首次升起了国旗、集团公司旗和局旗,增强职工爱祖国、爱企业的意识。

现在,职工的平时着装、卫生习惯、上下班乘车、文明用语、遵章守纪等都进行了规范,职工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抽烟等不文明现象已基本杜绝,接听电话先讲“您好”,干部进入工作面与职工相互问候,窗口部位工作人员微笑服务,职工两人成排、三个成行靠右行走,井上井下有序乘车、岗位按规范操作等新风尚逐渐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

人本管理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2006年以来,象山矿领导班子以创建“平安象山”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抓安全”,把安全当做班子的第一政治、职工的第一福利、矿井的第一效益,着力提高职工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想境界。

象山矿以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为前提,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培训,完善了四级安全教育培训网络。以理念、技术、流程、环境、产品、服务、形象为切入点,实施了安全单位工程再造。在采掘一线实行了“四、六”制作业,为采掘区队职工设立“安全质量储蓄账户”,推行了职工休班跟踪管理卡,开展了评选“安全诚信职工”活动,丰富了以“每日一题”、“每周一考”、“每月一兑现”等高效的安全教育形式。按照“木桶理论”原理,创新开展了“评优找差”活动,在早调度会和区队班前会设立了“短板席”,让每天“短板”区队、个人做检查,谈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思路措施;在井下区队推行了以“个人自律、班组自主、区队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三自”管理,充分调动区队、班组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矿上还从政工部门抽出20多人,组成了安全宣传教育宣讲团,坚持深入到基层区队,宣传安全政策,宣讲安全知识,讲解事故案例。与此同时,坚持外出培训、脱产培训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抓职工安全技能培训,每年培训职工达1900多人(次),提高了职工的素质,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保证和促进了安全生产。

管理创新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创新是灵魂,是推动企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一个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象山矿井高擎管理创新的大旗,立足煤炭企业实际,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实施科技兴企、科技兴矿战略,推动了矿井生产建设的健康发展。

象山矿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每年矿上都要召开两次职工代表大会,矿长、党委书记和各副矿级领导都要填定安全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各副矿级领导和各生产科室、区队填定安全生产经营目标责任书,党委书记和党委口副矿级领导填定工作目标责任书,在全矿形成了目标同向、责任共担、一级向一级负责的新格局。我们还提出了“要干就干精品、要做就做最优”的质量理念,实行了工程管理终身负责制,推行“次品工程”追究制。每年,矿上拿出100多万元用于井下质量标准化工作。实施了安全精细化管理,量化标准,细化工序,强化考核,严把“毫米关”,以动态过程控制提升工程质量。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全面推行了精细化管理,全方位开展了创建精品示范区队、精品示范班组、精品示范工程,使工程、产品、工作、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在经营管理上,完善内部经营运行机制,先后出台了《安全质量结构工资考核办法》、《费用中心及队干工资考核管理办法》、《紧缩开支降低成本强化内部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等。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三年来,先后有20多名职工走上中层以上管理职位;对于那些只占位、不干活且有违纪行为的干部从严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先后对10多名中层干部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处分。

在矿级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开展了以“政治业绩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为目标的“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领导班子每次学习,坚持议一个热点、解一个难点、改一个缺点,每年矿级领导班子集中学习24次之多,提高了政治理论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加强班子团结,在班子内部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家长制”,不搞小动作,不掺“杂音”。同时,在班子之间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沟通思想,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强化服务意识,弱化权利意识,减少了推诿扯皮。加强班子的作风建设,制订了《矿级领导干部调研制度》、《矿级领导值班、跟班、带班制度》等,每年,矿级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达到20多次,每月下井达到6次以上,尤其在春节期间的电煤生产当中,11名矿级领导坚持吃住在矿上,指挥到井下,奋战在前沿,坚持10多天为井下职工送饭、送水,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10天时间生产原煤3.9万吨,2月份完成12.3万吨,创建矿以来2月份生产原煤最高水平。平时,中层干部和矿领导从来没有双休和节假日,也从未有人要过加班。机关人员全力服务井下生产,积极承担文明生产区域10000多米,保证了文明生产区域的月月达标。

依靠科技本质安全的有力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有力支持。

象山矿2003年建成投产以后,坚持实施“科技兴矿”战略,制订了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开展创新三步走战略措施,决心把象山矿建成装备一流、技术一流、创新一流、效益一流的新型煤炭企业。首先,加大科技投入,先后投入1.2亿元上了一套综采、一套高档普采、五套综掘机。目前,全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70%和85%,产量、进尺大幅度提升,综采月产保持在8万吨以上,最高月产达到11.5万吨,2007年综采年产达到85.8万吨,综掘月进尺达到320米,今年综采产量有望突破百万吨。每年,矿上还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先后完成了猴车架空乘人系统、筛选系统、480变电所改造、无极绳绞车提升系统等重点工程40多项。实现了工业电视监控、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和运输系统信集闭。同时,建成了五套井下、地面瓦斯抽放系统,年瓦斯抽放达到1300万米立方,瓦斯抽放率达到40%以上。其次,加强职工技术培训,每年矿上拿出30多万元用于职工技术培训,5年来,外出培训职工1000多人(次),矿内培训10500多人。每年还拿出20万元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比武活动,鼓励优秀员工上大专院校,先后完成各类技术创新成果126项,创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万元,三年来技术比武在全局获得了8金6银4铜的好成绩。

和谐发展凝聚企业发展动力

和谐聚人心,和谐聚力量。3年来,矿上共拿出60多万元资助困难职工1200多(人次),在住房、工资、奖金分配等其它福利方面都向职工倾斜。矿上还对浴池、单身楼和家属区的配套设施进行了维修完善,矿区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建成了10000多平方米的花园、运动广场和职工“小憩亭”,新建的职工食堂综合楼开业在即。还购买了两台大轿车,方便了职工上下班,买了一台洒水车,坚持每天三次在矿区道路喷洒,买了一台救护车,满足了安全生产。几年来,矿领导一直坐的是老式轿车,把有限的资金都用在了职工福利上。重视加强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不法行为,积极协调周边关系,每天还有一名矿领导坚持信访接待,全矿实现了“零上访”,维护了矿区的和谐稳定。“5.12”汶川地震后,全矿党团员干部职工共为灾区捐款12.4万元。与此同时,矿上近几年先后投资500多万元,用于环保治理工作。现在,全矿地面像花园、井下像工厂、职工像军人,一座大型现代化生态型煤矿正在三秦大地崛起。

风好正扬帆,破浪长有时。今天的象山人秉持“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破浪前行,吟唱大风。目前,矿井升级改造为年生产能力240万吨的工程和瓦斯发电厂已开工重建,设计年入洗能力150万吨的洗煤厂已进入调研、审批、立项准备阶段。如今的象山,处处呈现出文明和谐发展的新景象,文化的力量在方方面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司马故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

上篇:致风中树
下篇:爱的舞曲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11/20081118M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11/18/28371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