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芬,在陕西高速集团西宝分公司三桥所尽人皆知。从今年1月到现在,王芬有九个月被评为三桥收费站的征费能手。人们也许不知道,这个20岁刚出头的小姑娘刚刚参加工作一年。
2007年9月,来自汉中的王芬被安排到三桥收费站做征费员。收钱的工作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疏忽,再加上三桥收费站是西宝高速公路上的大站,车流量大,对于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压力很大。为了迅速地提高业务技能,勤奋的王芬白天在站上认真观察其他收费员的操作,晚上反复记诵操作规程,遇到不懂的情况积极向同事请教,就是凭着这样一股钻劲,很快,王芬就成了站上的技术能手。2007年11月,三桥所稽查股的工作人员来站上检查工作,发现王芬在面对庞大的车流时仍能够熟练地操作,就问她,“你工作多长时间了?”“2个月零9天!”小姑娘的天真回答把稽查股的工作人员都逗笑了。
为了防止收费工作出现漏洞,公司在管理上极尽规范甚至有一些苛刻,很多征费员都感到工作枯燥乏味。诚然,7小时坐在收费亭里面对来来往往的车流,有时还要面对过往司机的牢骚甚至谩骂,任何人都会产生烦躁的情绪,何况那些二十刚出头的小姑娘呢。今年1月以来,王芬开始坐专道。这条线路过的几乎都是大车,经常出现逃费的情况,是公司“增收堵漏”活动中的重点领域。王芬坐在这里,面对过往的司机不仅始终保持微笑服务,也为公司的“增收堵漏”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社会上都传言高速路上收费员的灰色收入特别多。确实,坐在收费亭里,征费员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王芬坐专道,过往的大车司机们更是不失时机地想逃避交费,几乎每个夜班,王芬都会碰见有司机给自己塞钱的情况。还有的司机称自己拉的是免费的绿色通道产品以逃避交费,这对于经验丰富的王芬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任何“形迹可疑”的司机都逃不过王芬的“法眼”,而不少次被查出来的司机更是气急败坏地说:“你这个瓜娃!能捞一点是一点,又不是给自己家收呢。”面对这样的司机,王芬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解收费政策,尽量与司机真诚地沟通,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收费工作。
一段时间以来,公司开展了“增收堵漏”专项活动。王芬积极学习公司下发的文件,并落实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她发现有些出站的车辆吨位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了收费减少,给国家造成损失。一次,王芬的道上停了一辆两轴货车,是二型车,但是在刷卡的时候入口资料显示是一型车。于是,王芬请司机出示行驶证和养路费。但是那名司机却嬉笑着向王芬解释自己的车是一型车,并没有出示证件的意思。这一耽搁,后面的汽车就响起了喇叭。王芬并没有慌张,在她的再三要求下,司机终于不情愿地拿出了证件。王芬发现司机神情有些异样,不停地向自己挤眼睛,开始王芬还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打开证件时,一下明白了,原来证件里夹了50元钱。然而证件上明白地显示着车辆吨位是4吨,应按照二型车收费。王芬边把证件递出去边微笑着对司机
说:“师傅,您的车是二型车,请补交通行费。”结果司机一下就吼了起来,“人家入口都写我是一型车,你凭什么说我是二型车……”说着说着就骂了起来。“简直是不堪入耳,”王芬说,“但是我并没有生气,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只有我们收费员按照公司规定的三优五化规程操作,才能赢得司机的理解,这样的事情以后也就会少了。”面对诱惑,王芬从来都是坦然面对。今年以来,光是升档一项,王芬就为公司挽回了3万多元的损失。另外,王芬查收了50余份通行车辆的假证。
正是她这种敬业精神,才让一个收费新兵始终保持“永远争第一”的本色。
本报记者 马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