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秋季,年近而立之年且家境贫寒的王成孝,抱着希望毅然离别故乡柞水来到澄合矿区。转眼间20年过去了,王成孝凭着勤劳、厚道、机智和吃苦的精神,从一个普通农民,磨练成长为王村斜井机采队里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排头兵。在众多的工友中,身材单薄矮小的他虽无惊人之处,但人一到煤海深处,王成孝就好似蛟龙入海八面雄风,成为采煤掌子面全班工友的主心骨和顶梁柱。
2003年,王成孝以农协工的身份来到王村斜井采煤一线,2004年进入机采队一干就是四个年头。自上班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完全交给了这座矿井,上满班,多出煤几乎就是他全部的追求。
工友们最钦佩不畏险,肯吃苦的王班长。熟悉井下采煤的人都知道,每当机组割完煤后的回柱放顶都是最难干的活,由于此刻老山窜矸隐患多危险大,所以冲在最前面的总有王班长。
有一次,该班在1206工作面机尾处遇到超高断层,2.5米高的柱子升到头还有一米多高的空顶呲牙咧嘴悬在那里,就在工友们望而生怯没人敢上的时候,只见王成孝一马当先冲了上去,身材矮小的他就站在电缆盘架上,紧张有序地接过板皮努力撑架背牢,直到险情最后完全排除恢复生产。今年5月,工作面遇到渗水较大的顶板断层构造。上班时,没有一个人愿意干煤巷那段两头高中间低头顶淋黑雨的活。这个时候,作为班长的成孝没有把困难推给别人,而是带着一名老工人承担了这段6米多长的艰难地段。此后,他天天带着两套工作服下井,干活时煤泥裹着汗水从头灌到了靴子里,湿透了这套就换上那套衣服接着干。干力气活一会就出的满身汗水,再被冰凉的淋头水一激,人又被冻得浑身直打哆嗦。等到升井再脱掉紧贴肉身的工作衣时,他简直成了个黑泥猴,遇到他的干部职工谁见了都说真让人心疼。而当有人问他,你咋不安排大家轮流干时,他却憨憨地笑着说,“我不上谁上,碰到困难就推给别人,谁还跟你这个当班长的干呢!。”他这种时时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长年里深深感动着工友们。大家把心劲紧紧拧在一起,全班的生产任务总是在机采队各兄弟班组中名列前茅,采煤一班也连年荣获局矿的表彰奖励。 (卞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