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浅谈舞蹈艺术的语言

2023年10月08日

舞蹈是“人体造型”的艺术,简言之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形体化。它源于说话,源于唱歌,源于人类进一步表达思想情感的需求,最后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独特的艺术语言,我们称之为舞蹈艺术的语言。为了更好地欣赏舞蹈艺术,了解该艺术语言的基本特性和应用,笔者作如下粗浅的探讨。

一、舞蹈艺术语言的特性

1、舞蹈艺术语言是因“情”而生。古人早在《毛诗·序》中就讲过,舞蹈是因为人“言之不足”、“嗟叹之不足”、“咏歌之不足”而跳起舞来,是一个情感逐步渲泄的过程,这是舞蹈艺术语言的发生源头。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原始人最早的语言是图形文字加眼神手势体态的咿咿呀呀,它表达了原始人最初始的思想情感。随着人类生理进化和表达情感的需要,一般说话意义上的普通语言慢慢分化出去,逐渐形成了能够独特形象直接集中地反映人类情感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最大的特点是情感化、形象化,有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语言等不同的分支。概一言之,舞蹈艺术语言是人类在表达思想情感的长期过程中逐渐转化而来。

2、舞蹈艺术语言存在不断地继承和创新。舞蹈艺术语言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底蕴的影响,有着鲜明地反映本民族人文地理、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的印记,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长期积累、继承发展、不断完善的结晶,具有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求新求异的特点。换言之,舞蹈艺术语言总是在发展变化之中。每个民族的舞蹈艺术语言,都会因时代的不同,其形式、风格、技巧等都在发生着变化,表现出很强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3、舞蹈艺术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强调审美规范和标准,具有高度的审美要求。只有符合特有的审美规范,达到特定的标准,才能称之为艺术,也才能令观者赏心悦目产生共鸣。比如跳芭蕾舞,要求舞者做到“开、绷、直、立”,以此体现芭蕾舞的优雅大方、轻盈飘逸的美感。又如中国古典舞的“万变不离其圆”等要求,由此表现出中国的含蓄优美、细腻端庄的神韵。概括地讲,舞蹈艺术语言的美,不仅表现在审美规范和要求上,还表现在它的形式、风格与技巧方面:

(1)形式美。即外在形式的构成美。如整齐、和谐、统一、对称、均衡、变化、对比等。(2)风格美。即体现民族人文的精神的美。如藏族舞的弓腰曲背、前后点步;蒙古族舞的提压腕和划圆;汉族秧歌舞的扭与摆等。(3)技巧美。即舞蹈者在舞蹈表现过程中产生的动态美。主要讲舞者运用和控制自身肢体、表情表现出来的艺术美的能力。当舞者把技巧发挥到淋漓尽致之时,舞者与观众共同心驰神往,技巧美的魅力尽显其中。

二、舞蹈艺术语言的应用

舞蹈艺术语言的应用,即指舞蹈艺术语言的表现功能,它分直接抒情舞蹈语言和间接抒情舞蹈语言两种。

1、直接抒情舞蹈语言。是舞蹈艺术语言中最为有力的表现形式。它分为写实语言和夸张语言两种。(1)写实舞蹈语言。是指舞者用舞蹈语言直接地抒发情感,也可谓“角色人物内心舞蹈化”。如现代大型舞剧《丝路花雨》中英娘与父亲死别的动作大悲大恸,催人泪下。(2)夸张舞蹈语言。是指舞者用夸张的舞蹈语言来使激情、理想等情绪更加鲜明突出。李白“白发三千丈”的千古名句就是把艺术夸张做到了极致。如中国戏曲青衣水袖舞的“喜时飘,怒时掷,气时甩,羞时掩”等经典手法。又如舞蹈绝技的表演、高难度动作的展示等。

2、间接抒情舞蹈语言。是指用舞蹈语言不直接抒情,而是间接地描绘和赞美另一种事物来产生联想,表达情感。它可分类比和象征两种手法。(1)类比。用舞蹈描述相类似的事物来抒发情感。如以写景来抒情言志;如描绘孔雀、奔马、大海来产生会意的联想。(2)象征。是通过某一特定的舞蹈艺术形象,来表现与之相类似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它寓意更含蓄深刻,更耐人寻味,充满浪漫的色彩。比如我国的舞龙、舞狮以及民间的图腾舞蹈等等,象征色彩鲜明浓烈。(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教师 杨嘉)

上篇:三句话成就你的外企之梦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12/2008120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12/01/28612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