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张床板一张桌,火炉垒在房中间”,这是建矿初期单身楼职工住宿条件的历史写照。
1978年6月,参加完安徽淮北矿务局培训后我便回到陕西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矿工作,住宿在矿单身11号楼。当时,大房间定员5人,小房间定员4人,所以,单身职工最让人头疼的事是休息不好。我住在一楼105房间,属大房间,宿舍里住着5人。因地面厂队、井下三班倒职工同住一室,作息时间各异,尽管大家相互“体贴”,但仍很难睡上一次“囫囵”觉。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冷。由于楼房供暖设施还没形成,矿上为了解决单身职工冬季取暖问题,给每个房间垒起取暖火炉,以住宿的人数配发了煤块,这些煤全都堆放在桌子下面和床下。火炉的使用,一来保证了取暖,二来烧开水方便。为了保证取暖效果,大家心照不宣,尽量少开门窗。所以,整个冬季在煤烟味中度过,一天到晚都感到鼻子呛乎乎的。开春时,发现宿舍的墙熏黑了,连床上用品和衣物也同样受到煤烟的“熏陶”……
随着时间的推移,矿区生产规模和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局、矿党政在抓好安全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始终不忘为职工家属办实事、办好事,每年计划列出专项资金,对单身楼和房间设施进行修缮、更换,职工住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单身房间住宿人数也在减少,大房间定员3人,小房间定员2人,家属来矿时,还可申请住单间宿舍,并给配发了大衣柜。宿舍的柜子从最早的木柜更换为美观的白色铁质柜,床垫从无到配的棕垫,再到后来换成了羊毛垫;照明灯具由普通灯泡改为日光灯;多次更换了崭新的床上用品。服务员经常对宿舍卫生进行打扫,始终保持房间窗明几净。单身职工自豪地说“冬有毛毯睡觉,取暖有暖气;夏有凉席纳凉,降温有风扇”。单身楼真正建成了“职工之家”。近年来,矿上又给单身房间安装了闭路电视,还给刚分来矿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安装了电脑网线。在楼外设置有乒乓球案子、单(双)杠、秋千等文体设施,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单身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三十年来单身职工“家”的变化,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给职工带来了巨大的实惠,真正让矿工分享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张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