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咸阳的一家纺织公司应聘,没应聘上。人家给出的理由是:我在他们那呆不住,会跳槽!”11月26日下午,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的陈云云向咨询他工作签约情况的辅导员诉说着应聘时的不公遭遇。他是班长,成绩优秀,社会阅历丰富竟没被对方选中,同班有好几门挂科、各方面不是很突出的一中等生却被选中。据悉,在今年的数个大中专学生招聘会上,不少尖子生均经历了同小陈一样冷遇。
按照惯性思维,成绩好、社会阅历丰富,思维活跃的学生找工作时比中等生更受欢迎,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然而,招聘会上的反馈信息恰恰与大家的推断相反。
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纺织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工科专业的学生,由于所应聘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工资报酬可能相对较差,应聘单位因担心尖子生期望值过高、容易跳槽等理由谢绝了他们。西安工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辅导员张鹏举说,从他们学院毕业生目前就业的反馈信息来看,一些企业之所以选择中等生,可能是他们认为中等生自我估价实际、比较务实,工资、工作环境等期望值相对较低,跳槽几率小,能踏实工作。“中等生想法少,协作能力较强,企业也容易管理!”他补充道。
工科尖子生遭冷遇,文科生也有人碰到类似的“不公”。近日,长安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专业大四学生小袁在找工作中也遇到担心他跳槽,婉言谢绝他的应聘单位。英语过了四级,有丰富的实习经历,小袁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秀,但却迟迟找不到中意的单位。与他的遭遇形成明显反差,他们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很普通的同学,却在今年大型系列招聘会召开前顺利签约到中建八局。“听他讲,对方解释签他的理由是:‘看着他老实!’”小袁说,成功签约的那位同学,特像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没什么爱好,也没什么特长,集体活动都很少参加,唯一的优点就是踏实、听话。
招聘行业不同,招聘企业各异,但大家似乎对“选才标准”有着一致看法。“那种自我感觉特别好的尖子生,再优秀我们都不要。”日本富士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一人事主管说:“企业不是找最优秀的人,而是找最合适的人。我们要的是人品好、踏实的年轻人。”
采访中,一些企业的人事部门负责人解释不聘用“尖子生”的理由大多集中在:“不踏实、眼高手低、团队协作能力差和易跳槽”等方面。我省一建筑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赞同这一理由:“有的人在招聘面试的时候,就能感觉到不是一个‘踏实、安定’的人,随时可能因为待遇、职位跳槽。招聘这样的人,企业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有可能损失了培养成本,还影响企业内部的稳定。”
中等生!踏实人!企业为何青睐?“学校学到的知识是很浅的,在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学习。”一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认为,具备再学习能力,学习中上等的学生踏实,可用。
采访中,青睐老实人的招聘者给出招聘市场的信号似乎是,具备敬业精神、踏实可靠已成为一些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加工企业等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纳新的一条重要标准。
本报记者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