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官员问责别成了“走过场”

2023年10月08日

·乐毅·

4年前,劣质毒奶粉事件在安徽阜阳爆发,一批官员被问责。如今,多数问责官员重获要职。其中,阜阳市原市长刘庆强调任安徽环保局局长。被撤职的阜阳市工商局分管市场监管的原副局长杨伟,调任安徽的一个地级市工商局担任副局长。被责令辞职的阜阳市卫生局分管食品卫生的原副局长丁丽玲,调到阜阳另一家市直机关任副局长。

笔者有一种担心,官员问责制度最终会不会变成一种“走过场”呢?

《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以及自愿辞去领导职务的干部,根据辞职原因、个人条件、工作需要等情况予以“适当安排”。笔者以为,这一条应该细化,明确规定视相关问责事件中该官员的责任大小,分别确定复出年限及级别。

事实上,在相关问责事件中,各个被问责官员的责任大小不可能完全一样。有的官员只是刚调到任上,问题常常是前任积累下来的,突然爆发了;有的官员则可能是官僚作风,不作为;有的官员更可能为欺下瞒上,玩忽职守。事件发生时,因为要负领导责任,相关官员同时被问责是合理的。但是,在复出问题上同样对待,似乎不妥。对一些行为特别恶劣的官员,应终身不得复用。

如果被问责官员最后基本都能异地当官,级别待遇也不变,那么官员问责制最后还能余下多少警示效用?

上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偏低
下篇:在“双赢”中找准位置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8/12/2008121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8-12/17/28677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