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一种美丽能胜过责任,也没有哪一次感动不源自爱心,更没有哪一种成功不基于道德。他,一名普普通通的煤矿工程技术管理者,用满腔的爱矿之情默默无闻的实践着,诠释着勇为人先的涵义——他就是被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陕西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的东坡矿动力科科长张彦祥。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不懂得新知识、新技术是不行的。随着矿井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他深感:仅凭理论所学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煤矿生产的要求。凭着不为人后,勇为人先的信念,他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刻苦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发现使用中的生产设备有不合理的地方,便想办法进行改造和革新。近几年来,他独立完成十多项小改小革项目已投入生产中应用。
2000年初,由于矿井地理条件所限,采区运输巷道起伏较大,运输设备多,针对这种情况,他多次下井实地观察,果断论证,提出了把两部皮带在井下巷道坡度起伏比较大的地方缩减为一部皮带,对此,他查阅胶带运输等资料,精心设计计算,设计出了皮带“假机头”,假机头和普通机头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将其安装在巷道坡度起伏比较大的地方起皮带过度作用。这既减少了设备环节,又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进入科室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或独立完成了各项工作。每遇生产系统接续,综采工作面的倒面安装,从整体的设备选型、布置、地面检修到井下安装、调试运行,自己都积极设计参与,并深入井下进行指导完成。为了保证综采面出煤量的运输需求,他对东二600系统的胶带运输系统重新进行了计算、选型及设备的更换改造,保证了综采生产的正常进行。2002年矿井检修期间,针对主井井底2.5T矿车卸载站主纵梁固定螺栓损坏的实际情况,在不破除原固定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的技术方案,对固定螺栓进行了套接改造,并对主纵梁进行了重新设计加固,圆满的完成了矿下达检修任务。
一个个技术的革新,一个个发明的创造,他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他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在实践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精细化管理的创新模式,他更加注重平时的业务学习和工作管理,他从事机电技术十二年,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专生成长为一名企业工程技术骨干,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不求闪闪发光,只求回报社会。(王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