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3月7日,发改委宣布从3月28日起降低部分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为21%。
据悉这是发改委第27次降低药价。不过就目前反映来看,药价下调还有诸多令人不能满意的地方。
162种药品价格下调
3月7日,国家发改委在网站上公布了药价下调的通知——《关于调整部分抗微生物类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
通知称,从3月28日起降低部分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降价药品包括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21%,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
另据媒体称,此次降价方案公布后,发展改革委还将按照既定工作计划分期分批降低其他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品价格。
市民:没啥感觉
有媒体称,有市民表示药价多次下调看病却依然贵,业内人士也指出,有些廉价药一降价就消失,医院还是开贵价药。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相关人士表示,近几年来,国家发改委曾26次降药价,而像本次降价一样,这些常用药品往往成为降价对象,而每次降价之后总会有一批药品因为价格太低而失踪。
业内专家也表示,药品降价了,医生可以选择其他高价药来代替。这使得每次国家降价带给患者的福利都被医院消化掉,而老百姓想获得好处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