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

进城返乡归宿难定

2023年08月31日

他们大多不到30岁,远离家乡来到城市打拼;他们大多在农村老家有田有地,却对市民生活充满渴望;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来到城市,却多处于城市生活的边缘,“生活在路上”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从2011年开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80后”们一批又一批地迈过而立之年,然而,融入城市的梦想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到底还有多远?

进城 返乡新生代农民工归宿难定

2010年11月,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公布的一份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报告显示,面对未来,新生代农民工难定归宿——留城意愿较低,返乡意愿更低,观望意识浓厚。由于社交圈子主要为地缘和亲缘关系,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处于游离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博士蔡翼飞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中,相当一部分没有务农经历。在感情上,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已有断裂,与老一代农民工怀有浓厚的农村情节不同,他们往往将自己的归宿定在城镇,却不得不面对多重阻力。

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梦想“新市民”身份

笔者在山东济南长途汽车总站采访时,遇到初中学历、今年30岁的李海,他正静静地坐在候车室看妻子逗1岁半的儿子笑。2002年,李海从陕西汉中随老乡来到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某铁矿打工,一干就是9年。

李海在铁矿里干的是井下,属于最累最脏的活。几年后,他由协议工变为莱钢集团的正式合同工,月工资涨到5000元,社保、医保等基本社会福利也都齐全。李海说,在家种地一年也赚不到现在几个月的工资,而且城里交通好、信息方便,就算买台电脑回老家,村里都接不上宽带。

不仅自己向往城市生活,李海对城市的念想还寄托在儿子身上。他希望儿子能真正成为一名市民,不再走“进城打工”的老路,“再干几年,攒够了钱,回去开家小超市,供孩子好好学习,将来他要有文化,在城里定居,干体面的工作。”

不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之路走得并不容易。山东省民调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山东新生代农民工月平均收入在921元到1500元间的最多,群体工资仍处在较低水平。新生代农民工还普遍面临缺少技能、创业就业门路窄、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居住条件状况差、劳动关系不稳定、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

从新生代农民工到“新市民”要跨三道槛

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中国青年农民工网”评论员、博士程杰告诉笔者,新生代农民工要想融入城市生活,需要迈过“三道槛”:首先必须有稳定可靠的工作和居住面积,即“安居乐业”;其次,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使农民工尽量在当地城镇就业,推动地方城镇化进程;最后,要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的经济、户籍制度,让新生代农民工在付出唯一的劳动力资源之后能享有公平的社会福利待遇。

(刘宝森)

上篇:企业未参加医疗保险退休人员有权追索医疗费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4/20110402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04/02/08023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