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大巴腹地的镇巴县,自然条件相对差,工业经济不发达,职工因病致贫现象突出,工会给予的救助与职工的需求相比只是杯水车薪。如何用经济手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从根本上解决职工因病致贫问题呢?该县把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作为给职工办难事、解难题的抓手,从政策、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将全县在职职工全部纳入职工互助保障体系。仅去年就有3000余名职工加入到互助保障中,先后给谷梦平、魏建宝等一批因重病无力治疗而向工会求助的困难职工兑现了相应的保障金,温暖了职工的心。在镇巴,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已成为“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工会工作品牌。
镇巴县在推广职工互助保障方面的做法及取得的成绩,是我省各级工会组织力推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不断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工作覆盖面,提高职工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缩影。从2009年我省提出互助保障工作三年目标要求以来,各级工会组织,精心安排,多措并举,创新开展工作,职工互助保障覆盖面逐年扩大,去年全年新增会员7.15万人,收取互助保障金848万余元,赔付金额457万余元。为稳定职工队伍,改善职工民生开创了新局面。
市县:经济不发达保费总额在上升
职工互助保险收费低、手续简单、赔付及时,许多理赔资料仅需复印件即可,与商业保险相比有着一定的优势,因而受到各级工会特别是市、县两级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青睐。从2009年我省启动创建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模范县、先进县以来,越是经济不发达市县,互助保障工作做得越好。目前评出的17个模范县、先进县,去年保费总计达287万余元,占全省市县保费总额的54%,占全省全年保费的34%。石泉县全县人口仅有18万,县域经济不发达,保费却从2008年的13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1万元;安康市汉滨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党政支持,2010年保费达到35万余元,位居全省第一。镇巴县总工会与县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联合发文,将全县在职工职工纳入互助保障范畴,全年保费达到32万元。
在县级保费增加的同时,各市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取得迅猛发展。除西安市外,去年安康、宝鸡、咸阳、汉中、商洛、渭南等市新增会员5.17万,占全省新增会员数的79.86%。以上这些市总工会主席与分管主席,多次亲自了解、部署、宣传互助保障工作,及时理赔,并常常为职工送去赔付金和慰问金。安康市去年收取保费148万余元,高居全省榜首。榆林市总从为职工办好事、实事的高度出发,克服困难,精心部署,恢复了停滞多年的互助保障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在保费增加的同时,各市、县工会积极开展上门宣传、上门培训、上门理赔等优质服务措施,用周到的服务吸引更多职工参保。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