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临渭区力推“西二路餐饮行业工会组建”,把职工组织起来签订集体合同,建立餐饮企业间的沟通联系;韩城市以钢铁炉料有限责任公司为样板,打造非公企业党工团共建示范点,在全市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工共建活动;高新区以“人才在高新,技术在高新”为主题,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比武,强化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这些都是渭南市12个县、市、区工会依据自身优势,在打造“一县一品”特色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亮点。现如今,“切实维权、促进社会和谐”在渭南市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渭南工会工作一道独特的风景。
“2011年全市工会工作要实现‘一县一品’,每个县(市、区)工会都要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工会工作品牌。落实好‘两个普遍’的要求,深入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达到‘全国有名、省上有声、市县有位、职工有信’的目标。”这是年初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王荣举提出的工作目标,至今让很多工会干部还记忆犹新。“创造‘品牌工会’,就是让工会始终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日前,王荣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品牌”,就是在职工中形成有较大影响力,被广泛接受、认可度高的工作项目。工会品牌建设是更好地履行职能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品牌效应加强与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横向联系,并借助社会各种资源,使工会工作面向职工群众、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不断进行开拓。
按照这一工作目标,各县区工会纷纷找准自己的定位,使资源优势很快就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工会工作也随之有了重点。白水县是最早被命名的“中国苹果之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源于苹果,围绕白水县苹果主导产业,把全县范围内的农药店、果品回收点、果库、果行、果品信息部等联合起来,成立白水县果业工会联合会便是今年白水县总工会努力的方向。以“富卓苹果人家”农家乐旅游为特色,带动周边南井头村、上徐村、史官村等成立白水县“农家乐”工会联合会,不仅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岗位,还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促进果业和旅游业发展。
蒲城自古盛产硫磺、硝石,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烟花爆竹原材料集散地和产销基地,蒲城县2009年花炮产业产值超过3亿元,涉及8个乡镇,66个自然村,从业人员达3万人。为摸清花炮产业现状,县总去年对全县143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进行了详细调研,对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年龄结构、工资现状等基本情况都摸了个透。而成立花炮行业工会联合会,召开行业职代会、签订集体合同、安全卫生专项合同,已经成为县总工会今年工作的重点。
“创品牌就是创先争优的表现形式。工会组织要通过送温暖工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金秋助学等活动品牌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建功立业竞赛、工人先锋号、职工书屋、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弘扬劳模精神等活动品牌引导职工健康成长,在职工中和全社会叫响工会工作品牌。”3月30日,在渭南市工会第一季度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王荣举要求:“工会干部要有压力感,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工作。品牌工会建设首先在维权上要有作为,突出维护职能,多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其次在服从服务上要有所作为,组织引导、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国家和企业发展大局做贡献。”
本报记者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