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碧峰
阳春三月,是踏青的好时候,应朋友之邀去了一次太平峪。
正是乍暖还寒,春寒料峭,万物萌发的时节,秦岭山中的太平峪也萌发着强烈的春天气息。层层叠叠的山峦上草木绿意渐浓,山谷和半坡散布着零星的农舍,偶尔传出“咯咯嗒、咯咯嗒……”的鸡叫声,和一阵阵狗叫声。午饭时分农舍的烟囱里炊烟袅袅,随风飘散。这一切,给人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恬静之感,俨然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太平峪很深很长,我们沿西寺沟的小河逆流而上,向秦岭深处挺进。小河很窄,水质清冽,还算湍急,在山间顺着谷底蜿蜒流淌。身边不时有三五十人的驴友成群结队急急前行,洒下一串串说笑声。
刚进沟不久,就有人惊呼:“雪,山上有雪!”放眼望去,山的阴面覆盖着白白积雪。原来前两天西安城里下了雨,秦岭里头温度低就成了雪。
沿河而上,越走越感到阴冷,满目都是光秃秃的树和灌木,积雪越来越厚,最深处竟可没足,朋友们高兴地大呼小叫,说进了“林海雪原”。沿途可见崖边透明的冰吊子挂在青苔上,偶尔看见动物留在雪地上的蹄印,有人说是野猪的,有的说是鹿或者羚羊的,竟一时争执不下。
走累了,在一处阳坡的开阔地上休憩。环顾四周,山色如黛,暖阳当头,碧空一片纯洁的蔚蓝,让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越过西寺沟“飞渡”小瀑布不远,河边横着一只死去多日的野羊尸体,已被开膛破肚,只剩下头和四肢。“是被啥野兽吃了?”“是狼吧?”“是野猪!”“会不会是熊或者豹子?”就在大家猜测争执时,旁边驴友队伍里一个中年男人竟如获至宝似地割下了羊头,说是最好的标本。我们不禁唏嘘不已,只觉得太残忍。
在山谷里逆流而上常无路可走,需要不断从河上跨越。在被驴友们称为“第二营地”的河滩,我踩着露出河面的石头过河时,不料石头晃动,整个右脚跌入水中,灌了一鞋子冰冷的河水。紧接着后面两个人前赴后继跌入水中,最惨的一个刚一爬出水里,又再次跌入,两条裤腿湿了半截。身后,自然是一串串捧腹的大笑声……
太平峪腹地是静谧的,原生态的,清新的空气里含着泥土和草木的味道,初春的风忽大忽小、忽紧忽慢,劲风穿透厚厚的冬衣仍让人寒颤不已。
原路返回已是薄暮时分,尽管筋疲力尽,但大家依然兴味盎然。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亲近大自然的别样愉悦,会久久留驻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