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企业文化的尴尬

——创建企业文化之我见

2023年08月31日

在创建企业文化过程中,由于创建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使企业文处在一些企业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不仅对创建企业文化起不到推动作用,而且使职工对创建企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

尴尬一:企业文化成了装潢门面的代名词。在一些企业,为了使自己显得有文化,把大笔的钱花在门面和办公室的装修上,有的企业虽然已经很困难了,也要图好看讲气派,这种美其名曰创建企业文化的方式只能让职工反感。

尴尬二:企业文化就是琢磨出几个好听的词。有的企业视企业文化为文字游戏,好像只要弄出几个花哨词语,往墙上一贴,企业文化就算大功告成。特别是一些假大空赶时髦的口号让人望而生厌,更不要说触动职工的心灵了。

尴尬三: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有什么样的企业老板,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这是人们对企业文化现状的调侃,表明一些企业领导和职工群众在创建企业文化过程中缺少共识,只维持着一种无奈的从属关系。

尴尬四:企业文化和职工“两张皮”。一些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过程中,虽然有许多创意,但缺乏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就文化做文化、就宣传而宣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使职工始终处于你说我听,你拉我动的被动局面,以至于形成企业文化和职工群众“两张皮”现象。

之所以企业文化会出现这种尴尬,首先是企业领导对什么是企业文化还认识不足。要么急功近利,要么求稳怕变,缺少对企业发展的长远谋略,也难以制定出企业发展的文化战略。其次是企业行政领导往往认为企业文化是政工部门搞得虚事情,根本没有当回事,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一种上升到文化层面的管理方式。凡是成功的企业,无不在企业企业文化上有所建树。可以说,有没有企业文化的确会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但仔细分析一些案例,我们会发现凡是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大都是占有一定资源具有垄断地位的大型国企,而中小国企和民营企业则是凤毛菱角。甚至一些企业在一段时间名声大噪,但往往又昙花一现,很快就又销声匿迹了。可见企业文化在我们这里还处在一种浮躁的初级阶段。

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这是不变的真理。企业文化的内容虽然宽泛,但最终决定企业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能被职工接受,成为规范职工的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只有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企业的持续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得到保证,而这个机制的建立,才是企业文化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前提。在国有企业还很不完善,在民营企业还缺乏自觉。我们在总结西方国家成功企业文化时,往往只看到他们企业文化的表象或是一个方面,比如人文管理、经营方略、企业宣传、产品策划等,很少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角度去讨论,岂不知这才是我们缺少的企业文化短板。

目前,企业改制依然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情,不能设想一个长期不给职工加薪的企业,会产生怎样的企业文化;一个权力没有监督和约束的企业体制能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要摆脱尴尬,首先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创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文化的精髓就是科学发展观,就是建立和谐企业;其次是要将文化理念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具体行动中,使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管理制度、行为规范都能展现出企业文化的特色,保证企业文化在每一个企业员工身上落地生根,为广大员工所认同、接受并转化为员工的日常习惯性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否则,企业文化的尴尬是不可避免的。 (薛争博)

上篇:因势利导找准企业青年工作的切入点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4/20110420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04/20/08083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