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深入二号煤矿慰问井下职工
这是一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从这里乘龙升天;
这是一个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地方,贫瘠的黄土下蕴藏着数以亿计的黑色宝藏;
这是一块创业的热土,孕育出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煤炭企业——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
陕西黄陵二号煤矿有限公司坐落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帝陵以西55公里处,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下属的核心骨干企业,是陕西省政府确定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国产设备单面年生产600万吨科研基地。井田总面积375.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9.75亿吨,可开采储量6.2亿吨,矿井总体设计年生产能力700万吨。
黄陵二号煤矿成立以来,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生产、运输、销售、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安全基础扎实、牢靠的大型现代化矿井。该矿始终坚持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理念,先后获得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陕西省煤炭工业局“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安全质量标准化先进煤矿、创建开展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活动先进煤矿、黄陵矿业集团公司安全先进单位、全煤系统企业文化示范矿等荣誉。
人本管理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作为煤矿企业,安全是“天字号”工程,身为黄陵二号煤矿的掌舵人梁平总经理,对此自有他的一番见解。
对于“安全”二字在黄陵二号煤矿的真正含义,梁平总经理是如此诠释的:要始终以一流的装备和以人为本、强化培训、安全为天、预防为主架构的“本质安全,平安幸福”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是职工最根本的福利,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的安全观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多年来,二号煤矿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生产理念,始终瞄准“零”目标不动摇。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全矿各岗位人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管理重心下移,紧盯现场,保证了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到位。为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二号煤矿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创新安全管理,增强安全意识,积极构建符合矿井科学发展的安全理念、安全愿景、安全宗旨和安全目标,通过广大职工坚持不懈地努力,截至4月1日,二号煤矿共安全生产925天,生产原煤近1600万吨,安全实现了“零”目标。
机电工种拔尖人才表彰大会
井口大巷
采煤工作面
狠抓现场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执行干部走动式管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实施干部走动式管理,对作业现场、岗位操作实行全时空、全天候、全过程的走动式管理,做到安全生产有检查、有落实、有整改、有复查、有验收、有反馈,形成安全隐患闭合治理,达到管理无漏洞、走动无盲区、现场无隐患、作业无违章的目的;通过推行“三员”(安监员、群监员、家属协管员)联网互动工作法,实现群防群治、全员全过程参与管理,有力地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同时二号煤矿坚持不懈地将“五精”管理的各种理念和要素深度融入安全管理各环节,建立健全隐患编码定制制度,构建生产现场人、机、环境最佳安全状态,提升安全保障的软实力。认真推行“三人联签”、“四位一体”开工制和手指口述对手交接班制度,同时开展了“每日一题,每周一会,每月一考,每季一训以及一帮一师带徒”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把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制度落实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把“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落实到每一道工序,确保生产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带班下井责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下发了二号煤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及考核办法》、《领导下井带班交接班制度》等制度。明确了下井带班人员范围、次数,成立了二号煤矿领导带班下井检查考核小组,明确了矿、部室、区队领导干部带班下井的职责、任务、带班时间、地点及考核奖罚规定。建立健全了领导带班下井等各类记录,对矿领导跟班带班情况每天在井口信息站进行公示,每月汇总后在办公楼前进行公示,成立了下井带班督察组,定期不定期对领导干部下井带班情况进行检查,保障了带班任务落实到位,进一步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
人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决定了安全工作的成与败。二号煤矿本着“适才适用”的原则,全面系统地开展培训。在二号煤矿有这么一句话“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它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承诺,同时也是员工对企业的一种要求。为此,二号煤矿建立了完整的培训体系。二号煤矿的培训工作不但有周密的计划,而且有详细的办法和考核措施。坚持每月下达培训计划,月底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分配挂钩;通过持续推进“双述”活动、举办业务技能大赛、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奖励自学成才等方式,把知识培训和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大程度提高了职工的综合素质。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二号煤矿加大投资力度完善了培训设施,改善培训条件,充分发挥公司安全四级培训站的作用,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丰富培训内容,加大对职工尤其是新分大学生、技校生的岗前培训。通过推行师带徒、结对子、重点培养等方式帮助青年职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掌握基本工作技能。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积极组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现场演练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氛围。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奖励、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广大职工自觉钻研和学习各种安全文化知识,增强培训效果。
创新管理 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总经理 梁平
党委书记 齐安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着多年企业管理经验的梁平总经理深深知道这一道理。为此,他带领一班人把规范内部管理,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发展的首要突破口。为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公司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对部分职能部门进一步细化,科学划分机关各部门的职责和业务范围,理顺工作关系,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围绕经营管理,坚持走出去的原则,借鉴学习外部先进管理模式,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健全了各类管理制度20多个,并把制度的执行力作为考核单位、部门业绩的主要依据,在公司上下大力营造按程序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逐步将公司管理纳入了有序运行的轨道。同时,公司积极推行绩效工资考核,全面推行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建立了“33211”薪酬分配体系,把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工作任务及成本控制按3:3:2:1:1的比例与结算工资挂钩。根据各部门、区队、班组以及个人承担的生产经营指标,以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的落实情况等,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制定了《二号煤矿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深化绩效工资考核管理办法,推行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在一酬多挂体系基本健全的基础上,完善岗位价值核算系统和信息平台系统,实现考核明细到岗和职工收入的日结日清,进一步调动全员自主管理意识,为矿井发展集聚力量。
推行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是黄陵矿业公司和二号煤矿今年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二号煤矿在坚持全面预算管理、“一酬多挂”绩效考核管理和“三工转换”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532”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考核模式。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是以安全为重点、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标,通过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减少零岗位价值,消除负价值岗位,增加正价值岗位,努力实现岗位增值,实现职工收入日结日清,激活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自主管理积极性,实现“岗位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的目标,力争吨煤成本、工效、盈利能力等各项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把二号煤矿建成全国现代化矿井的示范。
质量就是效益,从2009年年底开始,二号煤矿积极探索改善煤质的好方法,对生产和采煤工艺大胆改进,虽然增加了开采和管理难度,但煤质有了很大提高。仅此一项,2010年给公司增加的利润超过6亿元,同时也在市场树立了“黄灵煤”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按照矿业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二号煤矿完善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月度预算实施细则》等7项管理制度。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2010年,矿井原煤完全成本由2009年的215.48元/吨,降低到203.74元/吨,比预算指标213.51元/吨节约9.77元,成本管理效果明显。
科技兴安 本质安全的有力支撑
二号煤矿把“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确立为企业发展战略,始终把科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利用专项资金,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研攻关,搭建“生产、学习、引进、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以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为重点,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着力解决制约矿井安全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其中《二号煤矿综合防尘技术研究与应用》、《二号煤矿主扇在线监测系统》、《陕西黄陵二号煤矿防灭火技术研究》3个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分别获得黄陵矿业科研项目二等奖;《黄陵矿区地质条件厚煤层综采研究及设备研制》被评为陕煤化集团科技成果二等奖,《大跨度破碎软煤巷锚杆锚索联合支护试验研究与应用》被评为陕煤化集团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被省科技厅鉴定为国际领先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二号煤矿根据矿井安全生产实际,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活动。一是将回采工作面顺槽沿煤层底板掘进改为沿顶板掘进,有效提高了支护效果,降低了后期维护费用。通过计算,沿顶板掘进比沿底板掘进每米节省3900元,二号煤矿每年回采巷道工程量约13000米,可节省5000多万元。二是对大采高工作面回撤工艺进行改革,改进后的工作面撤架工艺更加安全可靠,同时费用也大幅降低,通过比较,同为大采高工作面,109工作面撤架时发生的费用比107工作面节省350多万元。三是大胆探索回采工作面辅助运输巷道路面施工方式。将综采面辅助运输巷道一般需要施工混凝土地坪改换成采用三合土(白灰、石子、黄土按1:2:3的比例均匀混合)铺设路面。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三合土路面施工工艺简单,即铺即用,无需凝固期,节省时间,材料便宜,后期维护简单。相比混凝土路面,按每个工作面长度2000米计算,一个工作面可节省费用160多万元。
二号煤矿采取这些行之有效的科技创新措施,既生产出了用户满意的煤炭产品,又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高技能员工队伍。较好地完成了全国第一套国产大采高年产600万吨综合配套设施的试验任务,并取得圆满成功;同时积极引进、消化和应用科技新成果及管理新思维,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矿主扇在线监测系统、主运输胶带机CST冷却系统技术改造、一号风井污水处理厂系统改造等五项科技成果通过专业部门鉴定。
矿业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老虎(右二),政研会会长闫勃(右一)深入井下一线
矿业公司总经理范京道(右二)到二号煤矿检查指导
文化助推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卓越的文化。二号煤矿究竟要打造怎样的一种企业文化,该矿党委书记齐安民给出了答案:要把“打造黄陇第一矿”作为企业奋斗的愿景目标,大力创建富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齐安民书记这样说过:要始终坚持以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以建设职工美好精神家园为追求,巩固成果,提升水平,丰富内涵,把二号煤矿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境界。
由此,该矿开展了创纪录的“英雄行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带动全员赶超。打造10个“五精”管理亮点工程,积极向“五精管理样板矿”标准迈进,推动了企业管理创新和管理升级。
一是公司在建立以核心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层次分明的企业文化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了具有二号煤矿特色的安全文化和廉政文化体系,编辑印刷了图文并茂、具有可读性的《安全文化手册》和《廉政文化手册》,不仅丰富了干部职工的精神家园,也为规范职业道德,发扬职业精神提供了教材。
二是通过深入开展“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熟悉了业务流程,规范了安全操作行为,大大减少了岗位误操作,降低了设备操作风险,增强了职工安全意识,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矿上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组织专业人员对全矿100个岗位制定并完善了包括岗前准备、交接班、上岗后危险源辨识、操作程序及应急问题处理等岗位注意事项和精细标准,并将岗位精细标准编成作业口诀,要求每位员工认真学习、熟记作业口诀,在工作中应用好岗位精细标准。为实现岗位作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二号煤矿组织编写了《岗位作业指导书》,对岗位作业标准、质量标准、岗位责任、岗位主要工作流程和精优作业法、岗位运行记录、岗位价值考核核算单价以及岗位应急预案等十二个方面的内容作了具体要求,规范了员工的操作行为。
三是积极开展“精优作业法”的精炼行动、“卓越管理法”的历练行动、“创新成果”的锤炼行动和“首席员工”的修炼行动,表树了十名首席员工,编写了二号煤矿《英雄谱》,并将活动取得的36项优秀成果在矿展出,使其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同时开展一帮一、结对子传帮带活动,让单位之间、员工之间结成对子,在解决问题上共同切磋,在工作学习上互相交流帮助,共同提高。为了提高员工的行为养成。二号煤矿组织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岗位作业指导书》和《工作流程与精细化标准》,使每一员工走上工作岗位,办事有程序,操作有规范,工作有标准,考核有细则,激励有政策。
四是现场精细化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二号煤矿把强化团队“三基”建设作为基础,全面开展“七路并进”的英雄行动,认真推行精准管理确认制,稳步推进“毫米·秒·克·厘”精确管理,逐步拓展精美管理,扎实推进以精细、精准、精确、精益和精美为主要内容的五精管理技术。同时把精细化与安全质量标准化紧密结合起来,以打造精品工作面、精品巷道、精品硐室,美化亮化环境为目标,以示范带动为推进方式,以考核评比为推动力,打造了111工作面、井底变电所、三部皮带机头、北一一号辅运大巷等精品工程,井下大巷经整修美化,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和谐发展 凝聚企业发展动力
企业发展的根本,是让员工最大限度地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实惠,二号煤矿始终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利契机和强劲动力,先后建立了领导成员责任区、政工干部联系点、支部工作示范点、党员安全示范岗等制度,形成了全体党员处处作表率、人人争先锋的氛围。同时从构建和谐的企业人文环境入手,把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办实事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呵护职工身心健康。在提供免费工作餐的同时,投资50余万元购买保温饭盒,解决了一线职工吃饭难的问题;开展“交友帮扶”活动,三年共为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近4万元;购买图书2000余册,充实职工书屋,利用有限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使职工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二号煤矿将矿容矿貌作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充分保证职工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作为共同愿景,努力创建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家园式”矿山。二号煤矿对厂区进行了系统化环境改造,建成了融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办公楼,美化了厂区环境,同时坚持“井下与井上同步、工作环境与生态环境同步”的原则,井下的标准化建设彻底改变了煤矿以往的脏、乱、差的旧形象。
风好正扬帆,破浪长有时。目前,黄陵二号煤矿全体干部职工正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聚精会神搞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全力向打造“产量最大、装备最优、效益最佳、管理精细、环境优美”的黄陇煤炭基地第一矿井的目标奋进。(牛艺强 王秋莎)
黄陵二号煤矿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