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热血铸就忠诚卫士

2023年08月31日

他是一名普通的警察,却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他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行动践行着人生的理想——他,就是周至县终南派出所民警张少平!

2011年4月9日,民警张少平5个月大的女儿因为肺炎在西安住院,单位同事劝他去照看女儿,可他还是坚持留在所里值班。就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周末,31岁的张少平从犯罪嫌疑人手下挽救了20多名群众的生命,而自己却被深二度烧伤。那一天,他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天职!那一刻,他用鲜血铸就了人民警察的忠诚!

4月9日上午10时,周至县公安局终南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当地部分砂石车司机因供料款纠纷堵住了混凝土搅拌厂大门。事发紧急,值班副所长吴南军带着张少平和焦迅赶往现场。在了解事情的大致情况后,三人分头和厂方以及供料负责人杜某协调,并对情绪激动的司机们进行劝解。最终,三方达成协议,由厂方在当晚8点之前支付给杜某全部供料款,再由杜某与拉料司机一一结算。

考虑到当日杜某将携带大量现金与司机们结算货款,为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吴南军、张少平和焦迅三人晚饭后又赶到了约定的料款结算地点——大庄寨村村部办公室。晚9时,杜某来到村部对早已等候着的司机们说:“你们等一下,我去车上拿钱。”然而,谁也没想到,口口声声说“我取钱去”的杜某回到村委会办公室时,却提回了一桶30斤装的汽油。进门后,杜某把塑料壶往地上一扔,一脚踏破塑料壶,大声叫道:“咱都别活了!”同时伸进裤子口袋掏打火机就要点火。

就在一屋子群众还在愣神的时候,坐在门边的张少平大喊一声:“快跑,是汽油!”张少平边喊边起身向杜某扑去抢夺打火机!就在这一瞬间,杜某的打火机点燃了,“嘭”地一声,汽油在张少平脚下爆燃起来,他和杜某顿时陷入了火海……

尽管浑身是火,民警张少平还是高声呼喊:“快从后门跑!”刹那间,现场的20多人迅速从后门、后窗逃了出去,村部内火光四起……“少平,少平!”同去的吴南军和焦迅大声喊叫未听见回音。终于,一个火球滚到会议室门外,“是少平呀!”吴南军、焦迅急忙赶上去将火扑灭,并立即开始救人。

午夜,120急救车从周至县向东疾驰。由于张少平严重烧伤,始终处在昏迷之中,县医院建议立即转往西安救治。

“火哄一下就着了,脚下三四平方米的地方全是火,张少平第一个冲上去扑到他跟前,塑料瓶里的汽油一着,火就把张少平包围了。”在事发现场,民警焦迅望着村部会议室内大火烧过的一片焦黑景象,心有余悸,“要不是少平,如果歹徒再把汽油壶往前踢一脚,屋里的20多人……后果真不敢想呀!”

1980年,张少平出生在周至县哑柏镇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农村人身上那种艰辛劳作的特质,早就在张少平心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2001年,张少平从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周至县公安局终南镇派出所,作为农家子弟,穿上了向往已久的警服,张少平深知基层警察的职责。他告诉自己,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一定要维护群众的平安、幸福与和谐。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念,只要在群众危难关头,张少平总是挺身而出,表现出勇者无畏的大气魄。

2011年3月8日,张少平在抓捕一名吸毒者时,对方突然从裤腿下抽出一把30厘米长的刀疯狂挥舞,当时值班室外还有五六名群众在办户口。为保证群众不被歹徒划伤,张少平扑上去一把抓住匕首,在同事们的合力下将其迅速制伏。事后,张少平擦洗左手血迹时才发现左手小指、无名指肌腱已被砍断,在医院缝合了20多针。

(下转四版)

上篇:省总工会召开党建工作部署会议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04/28/08109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