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向复杂地质条件下高端煤机装备进军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发展侧记

2023年08月31日

(上接一版)

2008年8月19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和中国煤矿机械装备公司合作投资4.9亿元重组西安煤矿机械厂,建立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企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近日,当记者来到西煤机如今的掌舵人——总经理吴海雁的办公室时,他刚从河北冀中能源集团章村矿薄煤层开采工作现场会赶回来。由西煤机研制的MG28×160/710—AWD型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2009年在该矿使用,经过技改提升,今年3月实现了煤矿生产9.7万吨,工作面月推进度290米,最高日产煤4976吨。

对于这份漂亮的成绩单,吴海雁表现得非常淡定。他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足为奇,因为我们的抓手就是科技创新。”在他看来,只要科学技术跟得上,就不怕地质条件复杂。做复杂地质条件的开拓者,始终是西煤机的定位。

啃下“硬骨头”

在煤矿机械制造行业异军突起的时代里,如何取得龙头地位。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经过慎思,打出了专啃“硬骨头”——复杂地质条件采煤机研发制造的旗帜,因为解决了最难的,其他的就一览众山小了。

为此,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高标准要求自己,有针对性地研发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采煤机组,坚定要走“高端之路”。

这种高起点的研发是有风险的,“硬骨头”远不如“里脊肉”吃着舒服。从研发新集花家湖二矿的全断岩(f6)的采煤机,到研发6.5M、150吨,爬坡30°、俯采31°的极复杂工作面使用的采煤机,企业研发出了一个又一个稳稳占领市场的产品。

以2009年6月在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章村矿下井的710AWD大功率薄煤层综采机组为例,这是西安煤机有限责任公司针对章村矿井下地质条件量身打造的综采设备。

随着开采的深入,章村矿井下主战场全面进入了薄煤层区域,肩负全矿一半产量的综采二队承担的任务非常艰巨,煤层平均厚度1.3米,最薄处只有0.6米—0.7米,而且顶板碎,底板岩石非常坚硬,属于极复杂地质条件,敢拿下这样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机械设备制造,光靠勇气不行,更要靠雄厚的技术实力。

技术人员研发的艰辛无须缀述。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与章村矿的技术人员一起切磋,针对设备在井下使用情况对机组机械、电器部分进行了改进,使这台机组在极薄煤层,极硬岩石,工作面倾角大等复杂条件下仍能平稳运行,尤其是在过老巷、断层等地质条件下,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实现了月出煤8万吨的好成绩,比原来的效率提高了2/3。

“取法乎上”

在交谈过程中,吴海雁“科技”二字不离口。他反复强调,“科技创新是最大的营销”,这也正应了西煤机的目标——“打造中国采煤机的‘艾柯夫’”。

“即将建成的泾渭工业园区将成为我们发展的新契机和新平台。”吴海雁笑言,他把这个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看成企业的“愿景”。

由于西煤机现有厂区的基础设施老化,厂房和设备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需求。2010年,西煤机开始筹划“泾渭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泾渭工业园区”占地33公顷,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40台采煤机、160台掘进机,产值将达到12亿元至15亿元。

对西煤机来说,泾渭工业园区是一个瞄准国际先进生产水平的数字化工厂,它的建成将对提高科技水平和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也将吸引更多的人才。

同时,为了帮助现有职工提高素质和技能,达到熟练操控数字化设备的水平,西煤机的管理学院近期加大了培训力度,仅今年3月份就培训了900名职工。

谈到现在的煤机行业,吴海雁用“竞争激烈”来形容:“前段时间,我去开了一个关于煤炭机械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的会,很有危机意识。”在他看来,现在的煤机行业蓬勃发展,但发展道理都是一样的。

“取法乎上”,是西煤机的应对之策。“我们有市场,有资金,也有人才,要走高端路线。”对西煤机未来的发展,吴海雁信心十足。

王丽萍 本报记者 章琦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5/20110510M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05/10/07727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