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9日,全省迎来今年以来的最大一次降水,承担郑西高铁、陇海、宁西、西康、北环、南同蒲及咸铜等7条运营线共1900余公里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的西安铁路局西安工务段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领导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顺利通过今年汛期首次考验。
西安工务段副段长张猛介绍,接到气象中心发布的降水预报,该段防汛指挥中心立即启动防洪应急预案,要求沿线各站点都及时汇报雨量情况。据汇报,宁西线部分区段降水量达到71.6毫米,陇海线部分车站监测数据超过限速警戒值,其中有一个车站达到扣车警戒值。雨声就是命令,段领导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随后分头赶往所负责路段,现场指挥防汛抗洪工作。坚持“宁可错拦、不可错放”的防洪理念,通过对部分区段实施限速、封锁等措施,除部分车次出现延时外,未对安全运营造成影响。
西安工务段管段内既包括修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陇海铁路,也包括时速350公里的世界首条建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郑西高速铁路。宁西、西康等线路位于秦岭山区,具有点多线长、情况复杂等主要特点。
在抗洪度汛方面,西安工务段结合近年来工作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防汛应急体系。工务段成立了防洪抢险领导小组,12名段领导各自划分一个管段,并将责任落实到每名职工头上。相关单位按照“一米不漏”的原则,对线路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针对各条线路不同水害类型,西安工务段制定专门措施,随时监测、及时上报。
该段在与沿线9个县市的水文站建立联系沟通制度,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还投资70余万元,全面落实防汛管理人员,更新雨量监测设备,备足抢险机械材料。同时,工务段与铁路沿线百姓及施工队伍签订19份协议,对全段员工组织专业考试,形成联防机制,确保平安度汛。 (庞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