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蝴蝶鸣不平

2023年08月31日

文/朱耀儒

参观过海南亚龙湾的蝴蝶泉已经好几年了,那美轮美奂、斑斓多姿的蝴蝶给人留下的印象依然如故,历历在目。蝴蝶,被誉为会飞的花朵、流动的风景,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都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小精灵。然而,最近读了一些咏蝶诗,却发现一些诗人对这个小精灵进行了歪曲和丑化,故而颇有些为蝴蝶鸣不平。

唐代诗人李贺有一首《蝴蝶飞》曰:“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何日归?”在李贺的眼里,蝴蝶是无所事事、东游西荡的“白骑少年”,是偷香弄絮、轻薄闲游的风流公子。这样看待蝴蝶,不能不令人十分诧异。宋代的诗人宋祁在《秋园见蝶》中如此写蝴蝶:“扑粉曾过宋玉墙,一身生计托流芳。不须长结东风怨,秋菊春兰各有香。”宋祁把蝴蝶斥为问柳常客和玩花老手,实在偏颇得有些离奇。谁不爱美,谁不恋香,将“生计”托于“流芳”,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当然,更多的咏蝶诗是对蝴蝶的赞颂和讴歌。诗仙李白诗曰:“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长干行》)李白写的是秋天的蝴蝶。蝴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何其美丽动人。诗圣杜甫诗曰:“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伴莫相违。”(《曲江二首》)杜甫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觅食、交配产卵和蜻蜓点水戏嬉、一触即飞之状,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安谧恬静、十分自由、无限美好的境界。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他的儿子“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骄儿诗》)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有同样的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二首》)诗人把儿童跑着追逐蝴蝶、蝴蝶飞入油菜花中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可见,蝴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多少勃勃生机和耐人寻味的情趣。

蝴蝶是美的象征,众多诗人为她的美写下了无数诗篇。李白诗曰:“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春感诗》)正是应了物以类聚这句话,本身就很美的蝴蝶也对美人恋恋不舍。诗人一个“弄”字,把蝴蝶的可爱写到了极致。唐代著名女诗人鱼玄机诗曰:“大江横抱武昌斜,鹦鹉洲前万户家。画舸春眠朝未足,梦为蝴蝶也寻花。”(《江行》)显然,女诗人借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明她愿成为美丽的蝴蝶,即使在梦里也要寻找姿容绰约的花朵。

北宋诗人谢逸对蝴蝶情有独钟,一生写下了三百余首咏蝶诗,被人们称为谢蝴蝶。他的《咏蝴蝶》曰:“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江天春晚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诗人起笔一个“狂”,把蝴蝶像柳絮一样随风翻飞起舞的形态描绘得出神入化,生动感人,接着一个“舞”字,把蝴蝶飞动的风姿展示得惟妙惟肖,绘影绘神。你看她时隐时现,欢快敏捷,转眼间就“舞入梨花”,立即找不见了。更难能可贵的是谢逸诗中对蝴蝶未着一字,却把蝴蝶状写得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在他看来,蝴蝶简直就是虫之仙子,总是那样圣洁、迷人,可望而不可及,可敬而不可亵渎。李商隐也是一位酷爱蝴蝶的诗人,他的《青陵台》曰:“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李商隐根据梁祝化蝶的动人故事,把蝴蝶描绘成痴女贞魂,披露了他对蝴蝶的热爱和敬重。

借物抒情是多情诗人们的共同特征,美丽的蝴蝶也常常被诗人们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思。唐代诗人崔涂诗曰:“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春夕旅怀》)诗人在这首诗里抒发的是惜春之情,思乡之情。李商隐有一首著名的《锦瑟》,其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两句,抒发的是叹息往事如烟的惜时之情。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在《满江红·点火樱桃》中写道:“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这首词抒发的是希望王师北定中原的思乡之情。不难看出,美丽的蝴蝶寄托着诗人们丰富而深刻的多种感情。

虽然有众多的诗人赞颂蝴蝶,但毕竟也有不少人歪曲和丑化蝴蝶,玷污了这个美丽的小精灵。对于这种现象,我百思不得其解。忽一日想起儒家“勤有功,戏无益”的教义,不由得揣测:大概是长期以来文人墨客扬蜂贬蝶文学传统所造成的吧?看来对于儒家所倡导的东西,也是要认真进行鉴别一番,起码对蝴蝶的歪曲和丑化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上篇:没有了
下篇:再走中山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5/20110519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05/19/07753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