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昱·
年年五月长歌荡漾,岁岁五月大地飘红。一切希望都在五月里萌生,一切祝福都在五月里摇曳;一切奋斗都在五月里集结,一切美丽都在五月里延伸。五一是劳动人民的节日。走进五月,自然就会想起劳模。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民族的精英,是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荣誉。
回首新中国走过的几十年风风雨雨,劳模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不仅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体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那是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一种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引领着时代,创造着价值。
煤炭行业作为中国的一个基础能源行业,历来有“评先树优”的好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战线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成为引领行业的旗帜。50年代以马六孩为代表的煤炭劳动模范,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多出煤、出好煤,为年轻的共和国贡献光和热。60年代,周总理亲手树立的勤俭办矿典型石圪节煤矿,以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机构精干的突出业绩,成为煤炭工业学习的榜样。70年代以“矿山铁汉”候占友为代表的煤炭劳动模范,用“地球转一圈、我转一圈半”的拼搏精神,展示了煤炭职工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时代风采。80年代以侯振清为代表的一大批劳动模范,树立了学技术、钻业务、搞革新的新时期知识型矿工楷模。这些富有行业特点的劳动模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煤矿工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进入新世纪,煤炭企业获得各种级别劳模称号的员工越来越多。劳模是旗帜,劳模是火炬;劳模是形象,劳模是标杆。岗位无贵贱,劳动最光荣。不爱劳动愚昧,轻视岗位可悲。因为,夜空是群星的岗位,蓝天是白云的岗位,土地是花木的岗位,大海是浪花的岗位。
实践告诉我们,时代越是发展,越是需要劳模精神,他们身上无一不体现着时代所崇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开掘财富的源泉。劳模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或许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但劳模身上闪耀的那种精神,犹如一座座丰碑,耸立人间,令人们高山仰止。
时间也同样告诉我们,只有实现劳动和社会回报在良性中互动,才能真正引领社会不断进步。只有在政治地位上和经济意义上真正做到尊重劳动、保障劳动者权益,才能使这一命题焕发光彩,拥有尊严。毛主席曾在1966年国庆节前请劳模、掏粪工人时传祥到中南海去做客,并把他当做贵宾请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的佳话流传至今。多年来,我们便有了这样一个传统:每年五一前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要为全国劳动模范亲自颁奖。
今天,即使人们对劳动的定义有诸多不同,但我们依然要坚守劳动光荣的理念,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更需要那份朴实,那份尊重。毋庸置疑,对劳动者的尊重不应只是在五一来临之际。最实际、最直接的就是在日常工作中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每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追求。每一个创新的企业,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识。每一位质朴的员工,都是一个辛勤快乐的劳动者。他们用淋漓的汗水、迸发的智慧,在这个季节昂首放歌,描绘多彩的苍穹,书写五月的感动。 (黄陵矿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