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逐长篇小说出版的今天,短篇小说也应该纳入出版人的视线。5月14日,在出版人蒋一谈新作——短篇小说集《赫本啊赫本》的出版沙龙上,与会的李耳、北村、邱华栋、蒋一谈等作家发出了建立短篇小说出版机制的呼吁。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首次发表和出版的长篇小说有2000余部。与长篇小说相比,短篇小说的稿酬偏少。“长篇小说的商品化使很多人不愿意去碰它。”北村如是说。
对此,作家、《人民文学》主编助理兼编辑部主任邱华栋则认为,《人民文学》每月都会收到1000余篇中、短篇小说,但是其中的精品很少,大多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视线狭窄,很难刊用。
那么什么样的短篇小说会引起编辑关注?与会作家认为,蒋一谈近几年陆续出版的《伊斯特伍德的雕像》、《鲁迅的胡子》和《赫本啊赫本》3部短篇小说集值得研究。将现实放入虚构,将虚构放入现实,具有形式感,内容独特,用隐喻手法描述中国人微妙的情感境界,是作家们对蒋一谈短篇小说的普遍评价。
“我手写我心,是一个层面。我手写他心,则是另一个层面。”在蒋一谈看来,故事的创作特别重要,要以新的手法来解读才行。蒋一谈把短篇小说写作当做喝酒,是快乐的而不是痛苦的。
事实上,短篇小说的创作并不比长篇小说轻松,现实中很多作家很难找到蒋一谈的这种感觉。李耳说,自己很想写短篇小说,笔记本上记载了很多故事和构思,可是却不敢写,尤其是写过长篇之后,发现在一定篇幅内写对生活的理解、注释是很难的。而这也是他对短篇小说充满敬畏的理由。不过,李耳表示,若干年后将腾出手写短篇小说。
将文学创作比作滚动的河水,是北村的观点。北村说,写短篇小说犹如抽刀断水,很难找到点,因此很少尝试。评价当下短篇小说的趋势,写了160篇短篇小说的邱华栋认为,当今很难产生像卡夫卡那样的写短篇小说的天才。
据了解,蒋一谈的短篇小说集《鲁迅的胡子》曾入选过新浪读书好书月榜2010年4月十大好书、新浪读书2010年度十大好书30强。对此,作家们认为,蒋一谈短篇小说集受到读者欢迎,将会带动更多的有文学梦的人加入,出版界应尽快建立短篇小说出版机制。 (章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