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工会在企业改制中的参与作用,确保企业民主管理在企业改制中的落实,是企业工会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工会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要坚持一个载体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载体和有效途径。因此,工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不断健全完善职工代表大会这个基本载体。这样,才能正确反映,有效兼顾不同方面的职工利益,将职工的个别利益与企业利益,与集团利益有效结合起来,进而实现有效维护。当前一些企业中,由于工会的主观能动性不够,以及企业客观现状等因素影响,导致职代会逾期现象比较严重,这给企业的民主管理在程序上的履行带来了诸多障碍。因此,工会组织必须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协调督促相关方面及时推选职工代表,推动职工代表大会按时换届。
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不断健全完善企业职代会组织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企业职代会运行机制,坚持和规范企业职代会的民主程序。为此,要切实加强对企业职工思想状况,工作状况和经济状况的调查研究,通过正确的思想引导,教育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特别要切实加强对职工代表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能力的教育,尽快提高职工代表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要突出维护三项权益
首先,要维护职工的劳动就业权。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会要通过源头参与,要求企业尽可能为职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维护职工的生存权。同时,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职工在企业改制,身份置换后,与新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合情合理。
其次,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会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主要体现在坚持合法的经济补偿基数,争取合理的经济补偿标准,体现合情的帮困补偿措施上。因此,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会应当通过推进平等协商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从企业实际经济状况出发,实现企业经济发展和职工经济利益同向发展,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
再次,维护职工的民主参与权。工会组和要高度重视,其实维护职工的民主参与权。要努力教育引导职工,让职工在参与中学会掌握自己的权利,提高自己的民主参与意识,学会用正确的理论和规范的行为来把握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把好“四个关口”
作为职工利益的表达着者维护者,企业工会必须坚持民主管理制度在企业改制中的落实,建立健全与民主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工作实践中,工会应实施四个参与,把好四个关口。
一是强化制度参与,把好改制方案源头关。工会必须进入企业改制工作领导机构,从制度建设上确保工会代表职工在企业改制中进班子,有位子,出点子,从源头参与上确保企业改制方案具有政策上的合法性和操作上的合理性。要通过参与,通过相关制度,把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尽可能真实,完整,有效地体现在企业改制方案中。
二是强化政策参与,把好企业改制方案审议关。工会必须坚持将全面履行确保企业发展与确保职工发展权益“两个维护”贯穿到企业改制方案中,渗透,体现到改制方案所涉及的企业发展方向,职工经济补偿,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及依法履行职代会民主程序等内容。要从法律政策上和现实操作上进行审议,代表职工充分表达工会对方案的意见个建议。
三是强化民主参与,把好民主程序关。工会在参与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坚持突出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形式和民主管理程序。要努力做到企业改制方案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才能生效,涉及职工劳动关系的调整和安置方案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才能实现的原则。
四是强化实施参与,把好企业改制长期稳定关。工会应当协同企业坚持按照职代会民主程序审议通过的方案办事,争取广大职工对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理解支持
总之,坚持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落实,是工会表达和维护职工合理要求,合法权益的立足点,也是工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履行维护职能的基本保证。我们必须从制度上和机制上坚持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促进企业改制工作顺利进行
(李正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