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劳动者维权撑起一方湛蓝的天

——读者热议《双休日离我们还有多远》系列报道

2023年08月29日

唤醒“陀螺”的双休日情愫

从1886年芝加哥劳工用鲜血换来8小时工作制,到我们幸福记忆中父辈们的“大礼拜”、“小礼拜”;从意味着吃“公家粮”的“双休日”,到背负着“五加二”、“白加黑”沉重十字架的“过劳死”……在这个“啥都缺,就是不缺人”的社会,在这场白热化的“饭碗”争夺战中,善于审时度势的“主人翁”们只有弃“鱼”保“熊掌”了。名存实亡的“双休日”让更多的“陀螺”“被加班”、“被奉献”,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休息权便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保卫双休日、保卫休息权”,是《双休日离我们有多远》三篇文章的振臂正义疾呼。凭着新闻工作者的良知、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新闻嗅觉,陕工报迅速捕捉到了“主人翁”们对“双休日”远去的一种愤慨、无可奈何的情绪。主旨鲜明的用大量的调查事实,将当下劳动者超负荷的“大干”、“敬业”表象撕开,曝晒在阳光下,对这种司空见惯的“怪象”进行了高度审视和深度透析。三篇文章客观、翔实地报道和探究了“双休日”“沦陷”的根源、现状和重新占领“双休日”阵地的呐喊,如同一声春雷唤醒了“陀螺”们久违的双休日情愫。同时文章也在警示,当GDP在大幅增长时,当“双休日”成为一种奢侈时,这并不是这个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升的标志,相反,这是对现行劳动法的一种嘲弄。请记住温家宝总理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但愿我的“双休日”不是梦,但愿“白加黑”、“五加二”只是一道调味品,而非“家常菜”。 职工左右左

让职工早日沐浴春风

5月16日至18日,陕西工人报在三版头条重要位置利用大版面大标题,连续3天刊发了由首席记者郝振宇和记者刘鹏撰写的深度系列报道——《双休日离我们有多远》,令笔者拍案叫好,当5月16日第一天看到大标题为《双休日“缩水”:严重侵害劳动者的权益》的报道后,反复读过多遍后,深刻感受到了这是一个主题鲜明,经过精心策划后由两名记者深入我省陕南、陕北、关中等地市多个国有企业、股份制及私营企业,特别是商业饮食类小餐馆、花卉企业和一些劳动用工市场,对不同行业劳动者享有国家规定双休日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不同形式地明察暗访,可以看出这是为劳动者维权的一篇好文章。

当我看得正起劲时,觉得意犹未尽。5月17日,陕西工人报三版头条位置又连续刊发了《双休日离我们还有多远系列报道之二:双休日是如何“沦陷”的?》一文,我这才发现头一天只顾看文章,没有注意这是一个还有下文的系列报道,我放下手头的事情拿起报纸又是美美地读了几遍,这前两篇报道就是分析和反映了记者目睹和了解到职工双休日制度的执行现状。得出的结果是双休日在大部分国企悄然“缩水”,在部分私企甚至消亡,而一些商业和餐饮企业压根不知双休日为何物?真是道出了劳动者内心的真实心声和现状。

5月18日,报纸一送到办公桌上我首先打开陕西工人报,三版头条又接着刊发了系列报道之三:《谁来保卫职工的休息权?》就目前的现状,又邀请了多年来致力于经济和劳动关系研究的权威专家给出了最终的结论:职工休息权的缺失不仅伤害了法律的威严,更侵害了人的基本权利。专家同样认为,保卫双休日就是保卫社会进步,通过各位专家对政策的解读,也明确了劳动者享有双休日是合理合法的,相信有两位记者的深度报道,有专家们给支招开出的良方,相信在工会组织的进一步监督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严格执行中,职工们能早日沐浴着公平正义的春风,争取回国家赋予自己的双休日权利。

最后,还要感谢编辑同志,把这个系列报道全部放到了头条位置,还用大号醒目字体做标题,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分量,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起到了为劳动者维权事半功倍的效果。

宝汉公司职工杜延军

报道引起社会关注

《宪法》与《劳动法》明确规定,公民有休息的权利。但是一些单位却出现了每周只让员工休息一天或一天也让不休的情况,有的单位则既不安排员工补休,也不给员工发加班费,这种做法于情、理、法都是相悖的。《陕西工人报》关于双休日连续三篇的报道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此现象的关注。

航天六院职工秦东风

报纸形象越来越高大

还没有见过其他报纸有这样的报道,很有力量。这样的事情工人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单位也订了《陕西工人报》,不过工人是看不到的。只有办公室里能看到。应该写出来,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到了一定程度了。报道很有力量,这是我看到的跟工人利益最直接的报道。其实,工人很少去仔细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只是埋怨最多的是企业的问题。多数人是无奈的,带着压力和不满在日复一日,有意见也很少去反映,为什么这样呢?只因为怕丢了饭碗,以此为生呢,只好忍气吞声。贵报很难得,很多报纸怕担责任,都在回避这个问题。陕西工人报的形象在我眼里越来越高大了。

(根据电话记录)西安西玛电机有限公司一职工

为《陕西工人报》鼓掌

读完了《谁来保卫职工的休息权》这篇文章后,有了不少的感受。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双休日在大部分国企悄然“缩水”,在部分私企里甚至消亡,而一些商界和餐饮业根本不知道双休日是何物,无论是对双休日,还是国家法定假,文章作者一语道破出谁来维护职工的合法休息权,成为我们当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现在社会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阶段,国企、私企、商界、餐饮业等为了提高自己的效益,不顾职工的休息权,屡屡皆是,正如“现实中的无薪加班远比带薪休假普遍”,实在该引起高度重视。

如今,可以说,除了政府机关和一些事业单位,加上一些垄断国企,其他众多企业的职工,双休日早变成了工作日,甚至连晚上加班也屡见不鲜。虽然许多职工对这种加班现象有怨言但不敢直言,因为,总比没有了饭碗要好得多。但是,这种普遍出现的侵害和无视广大职工群众基本休息权的现象,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我为《陕西工人报》能以敏锐的视角,犀利的言辞对这个现象进行报道鼓掌!

中铁电气化公司刘姓职工

报道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陕西工人报》5月16日至18日在三版连续刊登了《双休日离我们还有多远》系列报道,看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两字:实在!不愧是咱们工人的报纸,“娘家人”不打官腔、不说套话,说的全是当前企业员工面临的窘境。

我在为“娘家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针砭问题,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呐喊疾呼的精神而感动的同时,也倍生几多感慨——当今社会环境下,撼山易、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双休日难!君不见,现在还有几个人能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雇工而已。既为雇佣关系,“东家”让双休日加班,又有几人敢叫板说不去的?

尽管国家《宪法》、《劳动法》对公民劳动和休息权规定得明明白白,劳动部《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的规定>的实施办法》对职工加班的条件也说得清清楚楚,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亦非一天两天,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尤其是国有企业经营者,不可能不知道侵害劳动者休息权是违法行为。因为“依法治企”是许多企业经营方略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可在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有规不守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究其原因,笔者将其概括为三:一是企业经营者对国家法律法规缺少敬畏之心,更没有好的执行制度,嘴上说依法治企,骨子里却是人治、权治;二是有些政府部门对国家法律法规缺少敬畏之心,无维护法律尊严之愿,因为侵害劳动者休息权只是一种软伤害,无关大局,可得过且过;三是在相当一些企业里,员工本可依靠的“娘家人”工会组织对国家法律法规缺少敬畏之心,因为有的工会主席往往既是工人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同时又是工厂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工作中没有或难有作为。

所有这些,在《双休日离我们还有多远》报道里均有反映。正是基于这些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劳动者与企业在争取和侵害休息权的博弈中,无疑处于弱势的一方。可喜的是,《陕西工人报》的调查报告使我看到了一丝希望——毕竟有人开始关注劳动者的休息权了,其中不乏有识之士和一些维权组织人士的思考与建议。在此,我也借用王逢原《送春》中的“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作结。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国家的建立,真正属于劳动者的双休日一定会有的!航天四院7414厂职工

郭建华

不尊重职工 企业称雄是“神话”

近日,阅读了本报的《双休日离我们还有多远》系列报道之后,本次系列报道分为三期《双休日“缩水”:严重侵害劳动者的权益》、《双休日是如何“沦陷”的》、《谁来保卫职工的休息权》阐述了“双休日离我们还有多远”这一话题。

自从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将每周工作时间由44小时改为40小时,即实行双休日工时制,并从5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工时制的实施,将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同时也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但事实存在,双休日并不是按规定执行,劳动者的双休日被无情“缩水”、“沦陷”等等,这又是何故?缘故多多。就现在状况而言,之所以让我们的双休日不断的被“缩水”、“沦陷”和我们的劳动权益被侵害,不仅是国有、私有企业单位不够理性的体现,更是政府职能不能人性的体现。

就我个人认为“无论在什么样的单位,一个连职工的休息权都不尊重的单位,也许它凭借一时的偶然机遇,在市场环境下能够称雄一时,但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只能是一个“神话”。

大学生村官 巨宇峰

企业和员工要相互理解

看到《陕西工人报》连续三期刊登关于《双休日离我们还有多远》的系列报道,我感触颇多,报道里讲述了很多企业领导、私企老板对双休日缩水上的态度,以及社会底层劳动者对双休日缩水的麻木与无奈,在这里,我想根据我的亲身经历谈谈我的感受。

踏上工作岗位已有四个年头了,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是工程建筑单位,这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因为一个“工程”中途不能有停歇,更不可能每个礼拜“休息”两天,不过,企业还是尽最大限度地考虑并照顾到职工的休息。专门制定假期管理规定,原则上每个月每位员工要休息四天以上,对于确实因为工作不能休息的,发放调休票,等工程施工不是很忙的时候,或者等工程结束后进行调休,到下个项目调休票依然有效。对于主动放弃休息的员工,调休票可以折算成补助进行补偿。企业还根据员工工龄设立了有薪年休假、探亲假等假期,使员工在工作空闲时期轮流回家探亲或休息。

总体来说,陕西等内陆地区的企业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且劳动市场供大于求。如何将国家制定的法律执行下去?在国家监管部门的大力监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企业和员工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只有和谐发展,加大科技生产投入,才能使国家摆脱U形链低端的命运,更能增加民族团结力,真正走上世界强国的道路。

中铁七局三公司职工 曹迪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近日,读了《陕西工人报》连续刊发的系列报道《双休日离我们还有多远》,颇有感触。

据笔者观察和了解,员工普遍对企业未按《劳动法》办事,自己不能休双休日的问题意见很大。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却长期得不到企业的重视和解决。也很少引起社会的关注,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严重挫伤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笔者为陕工报及其记者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眼睛向下,一直关注基层普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竭力为维护员工合法权益鼓与呼,“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高尚职业操守而感到由衷地敬佩。

其次,《双休日离我们还有多远》一文,经过记者的大量采访和深入思考,客观地指出了双休日在相当一部分企业“缩水”甚至消亡的事实,冷静地分析了这一社会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科学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入情入理入法,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宝石钢管钢绳公司职工 王毛键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6/20110608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06/08/07521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