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3日,记者在咸阳市泾阳县经济开发区采访,陕西道上管业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宣快告诉记者:“没有工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就没有企业的今天。”
泾阳工行针对当地中小企业较多的情况,改变理财思路。以前是盯着资金,现在是盯着客户,以如何满足客户需要为己任。
面对今年资金偏紧的情况,泾阳工行主动与县政府联系,召开银企座谈会,邀请了当地20家,结果来了30多家企业。会上该行主动介绍本行针对中小企业开展的各种业务,与当地中小企业达成双赢共识。行长侯养快说,目前该行的中小企业结算账户占国有银行的41%,贷款规模今年增幅高达3倍。他们积极调整贷款结构,以前按揭贷款高达90%以上,现在降至72%左右,资金都流向了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商品融资、引进第三方担保公司业务等方法,积极为企业融资。
在信贷资金短缺的今天,设在泾阳经济开发区的陕西道上管业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宣快没有因资金的短缺而纠结。他是从温州来的,看上大西安经济圈这个优势,去年来这里办企业。他说,在建厂中因一些手续一时批不下来,贷款抵押物不足,贷不上款。得知这一情况的工行泾阳县支行工作人员,经过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企业情况后发现,该企业是高科技节能环保型企业,符合国家产业的标准,于是该行积极与上级行联系,主动为其办理各种申报贷款手续,只用了一个星期市行就通过了贷款的审批,仅半个月省行的贷款就到位了。林宣快告诉记者:现在企业已经全面生产,产品销路很好,已签下不少供货合同,预计今年销售5000万元。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