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缔造典范 演绎精彩

——记突破发展的白河信用联社

2023年08月29日

白河县信用联社成立于2005年,联社内设8个部门,下设13个信用社,8个分社。县联社在在银监部门和省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富民惠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加强管理转变作风,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截至2011年5月底,各项存款余额1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6亿元,实现财务总收入3558万元,实现账面利润834万元。

上篇:重投入、增效益、改革给力

“改革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时期,白河县信用联社先后进行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全面而深入的改革,推动了信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006年为十一五的开局年,也是白河县信用联社实行薪酬制度改革的第一年,新制度的实施,极大的调动全县信合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也增加了所有员工的危机感。根据省联社的总体部署,联社成立了以理事长为组长的贷款五级分类推广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并制定下发了《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06年9月,全县综合门柜业务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2007年为白河县联社的改革年,2007年年初,县联社便实施机构整合,撤并了7个信用站、2个分社、2个信用社,并将城区5个分社的贷款业务收并联社营业部,达到了集约效能的管理目标。

为确保央行专项票据成功兑付,2007年初联社成立了工作组,制定了《央行专项票据申请兑付实施方案》,安排专人负责票据兑付申报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工作到位,央行票据兑付申请资料于2007年6月4日顺利通过人总行的审查验收,专项票据实现成功兑付。07年陕西信合“富秦卡”在白河县信用联社成功发行。

2008年,白河信合人紧紧围绕实现群众满意度和行业形象“四个明显提高”的工作目标,紧紧跟着县委、县政府“稳粮、壮经、强畜”的总体思路,大力支持“一村一品”和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了支农主力军作用。

2009年,随着“十天”高速、年产12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重点项目相继在白河县开工建设,白河县信用联社抢抓机遇,从加强服务着手,争取到十天高速白河境内十五个项目建设标段全部在白河信用联社开户,为县联社各项存款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2010年为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年,白河县联社围绕“三个高于”的目标,树立服务“三农”的宗旨,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金融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7月18日,安康市一区九县遭遇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洪灾发生后,白河县信用联社集中全部人力支持灾区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根据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量,全县信用社停止发放其它非生产性贷款,把有限的贷款规模全部集中支持受灾农户和企业生产恢复上。并将资金需求缺口迅速向办事处及银监分局汇报,争取贷款投放规模,确保灾后重建。做到了政府、受灾户和信用社三满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年来白河县联社以信贷扶持为抓手,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信用社经营效益提升的双赢目的。通过全面开展“信用乡”、“信用村”的创建活动,使全县群众的信用观念大大提高;通过小额信贷,重点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就医、子女入学等资金需求,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五年来,白河县信用联社在满足农村市场资金需求的前提下,重点扶持了庆华化工、兴达工程、永宏化工、逸酒酒业等一大批县内重点龙头企业,为白河县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县联社为提升整体形象,恢复设立了小双空白乡镇的金融网点。对茅坪、城区营业部等网点进行了装修改造,增设了6台ATM自动取款机,提高了服务硬件设施,增强了网点竞争力。

“十一五”时期,是白河信用联社改革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各级联社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发展。使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联社整体实力持续增长,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持和促进了地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下篇:新班子、新举措、蓝图更新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信合安康办事处决定由年富力强的陈平任白河联社的理事长,新一届班子上任后,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起点,按照“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思路,树立“风险防范优先,注重经济效益,持续协调发展”经营思想,突出“强化行业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方式”两大核心和“着力服务三农,狠抓不良贷款清降,规范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和形象提升”四个重点,夯实十项工作措施,努力将全县信用社打造成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立足社区的零售银行和城乡群众的首选银行,确保社会效益、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实现新跨越。

为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联社班子成员总是从自己做起、从班子做起,小到上班签到,大到清正廉洁,以强化服务意识、管理意识、传帮带意识、履行社会责任意识,利用信贷支农的优势,力争在2011年各项存款当年净增20000万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33867万元;各项贷款当年净投放11000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7760万元;四级分类不良贷款净降50万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净降170万元,占比控制在3.6%以内;实现业务总收入9100万元;全年发行富秦卡10000万张、家乐卡2000张,新增POS机110台;收回表外呆账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20万元。

2011年,白河县联社严格按照统一法人的管理要求,全面深化机制改革,切实转变经营管理上沿用的分级核算模式,实现经营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根据内控和经营机制运行情况,努力健全理事会、监事会,形成班子成员各履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有效管理和经营结构,全面实行专业委员会工作制度,明确议事规则,努力把白河县联社打造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符合现代金融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机构。

为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县联社在总结以往组织资金工作的成功经验,以小额存款“万户工程”为抓手,坚持深入村组农户,为农民提供上门服务,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转变揽存思维模式壮大信用社资金实力,确保全年20000万元、力争增长22000万元目标的实现。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机制。将现在的信贷员、储蓄外勤全部转变为客户经理。通过实行客户经理制,引导全员树立优质的服务意识、综合营销意识。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三一”信贷服务,打造“四快”贷款绿色通道。强化中间业务营销,以发展特约商户为重点,拓宽用卡渠道,不断提升卡业务市场份额。对继续丰富保险代理业务种类,增加代理保险公司数量,在有序的前提下展开竞争,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在开办中间业务中,要坚持“四动”保实现。即上下联动。机关在开发品种上要多想办法多动脑筋,要与有代理需求的单位取得广泛联系,签订协议,指导网点开办。要经常性与客户互动及时掌握客户动态。

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破解农户、企业发展中难贷款,贷款难的瓶颈制约;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新机制,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加大对全县ATM自动取款机的布放力度,力争乡镇所在地的信用社都安装ATM机,进一步拓宽银行卡的发行范围和受理渠道;根据区域经济、地域不同,提倡客户经理营销一台POS机并负责消费流量,填补农村POS机使用上的空白点。

2011年陈平理事长要求:全县至少要创建1-2个信用镇和五个以上信用村。通过信用村创建,使农户信用意识增强,真正得到实惠。

为强化不良贷款的清收,联社坚持“风险防范优先”的原则。按照贷款“三查”制度的要求,认真开展贷前调查;严把贷时审查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掌握全县大额贷款风险状况并研究处置化解的方法措施;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清收工作的大力支持。各社要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汇报沟通,积极争取党政部门的帮助。进一步完善清收考核激励措施,加大考核力度,限制借新还旧和展期等清收方式,扭转不良贷款清降靠转贷的陋习,杜绝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现象;对存量不良贷款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落实清收,确保不良贷款实现稳步下降;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坚持“应核尽核,账销案存”的指导思想,提前做好与税务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完善核销手续。同时做好已核销呆账的管理与清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应收尽收。

2011年,白河信用联社积极倡导合规文化建设、廉政、企业文化建设,以打造良好的合规文化为目标,全面加强各领域规范化建设、管理,使全县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事事合规、时时合规、人人合规,不断提高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

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作风建设,是实现白河县信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全面落实“社务公开”制度。把社务公开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工作,包括干部任用、不良贷款核销处置等重大事项,都要提高工作透明度;提升行业形象和队伍素质,是实现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以“廉政文化进信合”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廉政教育工作,严防在信贷业务中的吃、拿、卡、要、报、借行为,发现苗头,要坚决打击,保持白河信合一方净土。

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是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白河联社从班子做起,班子成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形成全体员工风清气正、心齐劲足、和谐相处、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生活;全面推广“信合家园建设”,做好社会转型期对员工的心理疏导,与员工共同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在建党九十周年来临之际,信合员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抓好业务经营工作的同时,注重硬件投入,把创建文明单位纳入三年规划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联社整体服务形象,联社将在全县实行“三牌一日志”,全县所有员工工作期间必须统一着装,统一佩戴工号牌,营业窗口要统一制作监督牌和桌牌及去向公示牌,提倡讲普通话,尤其对外地客户要善于用普通话宣传业务和讲解问题。

蓝图已绘就,白河县信用联社在新班子的带领下,以更高的起点、更宽的领域、更强的力度、更优的服务,全力支持“三农”、支持中小企业、支持县域经济,当好县域金融主力军,努力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今后五年的努力,将白河县信用联社打造成“资本充足、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严密、服务高效”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新面貌、新要求、新观念、新举措,创造新速度、迈出新步伐、做出新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舞台上,演绎更加精彩的乐章。

(钱永刚 唐登林 陈涛)

上篇:重重险阻中的孤独守护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6/2011062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06/23/07570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