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具有60年发展历史的国有企业。近年来,经过机制转换、改革创新,公司产值、利税和职工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先后获得“陕西省先进集体、国家和陕西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先进施工企业、‘五一’劳动奖状”。
在这个企业中有一个团结协作、技术过硬、敢打硬仗的施工班组——第三公司王廷勇管工组。该班组共有成员40人,专业技术带头人1名,技师3人、高级工11人,平均年龄28岁。近年来,他们南征北战,顽强拼搏,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级重点石化工程10多项建设任务。
王延勇班组不仅是个善打硬仗的团队,同时还是一个学习型的班组。王延勇带领组员秉承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变、精益求精”的理念,努力学习,不断总结,将管工工艺、材料、焊接、工程力学等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将新技术、新工艺运用到施工中。在榆炼18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工艺配管的施工中,该班组对以前的现场阀门试压台进行了革新,设计增加了阀门试压倒运架,减少了吊车、叉车等大型机械倒运大阀门的工作量,降低了试压成本。在宝汉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中,管道焊接全部采用下向焊新工艺进行施工,焊工一次合格率达到97.5%以上,有力保证了施工进度和焊接质量。
在日常施工中,他们班组成员互帮互学,大力开展“传、帮、带”活动,师傅不但从技术上言传身教,更从思想上严格要求、生活上悉心关怀徒弟。他们相互监督工程质量,关心彼此的施工安全,一起探讨施工技术,总结施工经验,一股浓厚的“学技术、传经验、带新人”的学习氛围始终洋溢在这个班组。班组成员石学利被公司聘为专业技术带头人,石学利和赵涛在公司举办的管工技术比武中分获第一名和第三名。
“艰苦为荣、四海为家、高速优质、建设中华”。正如化建之歌中唱的那样,王延勇班组团结协作、勇于争先、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的事迹,正是化建人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们还在不断努力、再接再厉,继续为祖国的石化工程建设事业谱写新篇章。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