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退休老党员张高智来到我的办公室,从信封里取出一大一小写得密密麻麻的两页纸,兴奋地对我说:“小穆,我写了首诗,你给看看”。随即,便用陕西话津津有味地朗诵起来:“庆祝建党90年,党的恩情说不完……”另一首是老张写给孙子的“生日训示”,希望孙子好好学习,关心集体,帮助同学等等。老张恳切地对我说,他今年退休了,但有个心愿:希望在公司庆祝党的90岁生日之际,最后一次登台,给大家献上一首诗,抒发一下他这个老党员对党的感激之情。
我着实被老张这股恒久不衰的热情和真情打动了,当即说:“可以,可以。”
老张爱作诗有些年头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逢公司有联欢会,他总要上台赋诗一首,“七一”活动更是从未落下。
其实,老张所写的,根本算不上什么“诗”,因为既没有意境,更没有平仄韵律,充其量只能算作顺口留。但老张写诗的热情依然很高,因为有大家的叫好和掌声。
几年前,我曾经把他创作的“诗”推荐给《西铁工程报》,希望让老张辛勤的笔墨变成铅字块,鼓励一下这位热情度极高的老张,但得到的结果是“抱歉”。但老张从不气馁,他说,他写诗主要是想表达自己内心对党、对企业的情怀。
汶川地震时老张交纳特殊党费512元,玉树地震时他捐款414元,他说他要记住这个日子。
这就是老张,一个有着38年党龄的老党员。 (穆芳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