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共产党员张晓莉是工行泾阳支行客户经理。她身段窈窕,眸子有神,一尺多长的马尾辫在身后甩来甩去。上白下黑的制服,脖领处,搭配着一条彩色的丝巾,活力四射。脸上始终带着笑靥的她说,她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每天必须以良好的形象接待不同的客户。
采访中得知,张晓莉是主动从领导岗位上下来的。记者问她:为什么?回答很简单:“我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人,人员关系熟,下基层当名客户经理,适合我。领导位置让给年轻人。”
1984年张晓莉来到泾阳工行,干过出纳员,综合柜员,网点负责人,部门经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范围的扩大,她刻苦钻研计算机知识,借助网络窗口,更多地关注财经信息,并涉猎到营销心理学知识,为客户制订投资方案。一客户说起张晓莉赞不绝口:“张晓莉一个月能来好几次,经常主动提供各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不少业务都是她主动上门服务,省了我们好多的事情。”他说,他们选择金融单位,不但要看其实力,关键还要看有没有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张晓莉就是工行泾阳支行最有影响的人物。这也是他们公司在工行开户的原因所在。
张晓莉凭借自己娴熟的业务和在当地的人脉关系,再难的业务她也能拿下。去年9月,她了解到辖区内某企业尚有部分闲置资金,正在寻求投资方向。她及时与该企业取得联系,主动为客户设计制订投资方案,详细介绍各种超短期无固定期限法人理财产品、滚动型法人理财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最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并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方便了业务办理,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实现了银企共赢。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