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3、2、1”的倒计时口令,“轰”的一声巨响,烈焰托举起一枚探空火箭直刺苍穹,周围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两年间,这样令人欢欣鼓舞的场景两次上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探空火箭产品在国家“子午工程”中连续发射成功并完成探测设备的运载任务,再次展示了航天固体技术在国家重大工程的重要作用。
“子午工程”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第一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该工程致力于建成一个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该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提升我国空间环境研究能力,为今后我国卫星、通信、导航、电力、载人航天等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近年来,航天四院加强固体技术创新和领域拓展,利用丰富的发动机研发资源,把天鹰系列探空火箭作为进军总体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加强总体能力建设。作为四院总体所的41所长期以来致力于航天技术试验和科学探测火箭总体技术的研究,开发研制成功的“天鹰”系列火箭已列入集团公司运载火箭系列型谱。
探空火箭是“子午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四院依靠固体火箭的研发优势,于2009年7月通过竞标获得了“子午工程”探空火箭与气象火箭的研制任务。由于本次是首次携带多种探空设备进行发射,为确保成功,四院试验队提前一个月来到海南做准备。“在发射前进行了两次合练,把火箭发射的整个流程与动作,演练到了心中有底、心中有数的程度。”“子午工程”探空火箭发射试验队副总队长、41所副所长杨军介绍说。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四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科学探测与试验火箭系统,并且具备开发、研制新型火箭的技术基础和研制条件。目前,四院已研制生产出了多种型号的探空火箭,探测区域覆盖了0~300公里区域。天鹰系列火箭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目前已具备在一个运载平台下运载不同有效载荷完成多种探测任务的能力。 (荣元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