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谁来填补高温关怀“制度真空”

2023年08月31日

高温又至!中央气象台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预警。7日,浙赣闽湘渝川等地气温已蹿至38、39摄氏度。

开公交的司机、马路上的交警、蹬三轮的送水工、拌水泥的建筑工……这些烈日下的劳动者又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温下的劳动保障,已经不仅是“体面劳动”的问题,更是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必然措施;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福利,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权利。

遗憾的是,现实中情形往往是:一方面是基层劳动者的权利在高温中常常难以落实,另一方面是相关监管部门的“高温保障零投诉零受理”。矛盾背后,暴露出极端天气下社会劳动管理制度的“真空”。

1960年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暂行”了51年,不具备强制效力,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必须承认,社会高速发展、急速转型,法律的完善与补充任务繁重,每一部法律的出台也都需要大量调研、论证,相关部门“力量有限”也是客观存在。

制约“立法提速”的因素则当引人深思。据业内人士介绍,高温下的劳动保障涉及单位部门较多,像工伤保险,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劳动安全,属于安监部门管;劳动卫生,则由卫生部门分管……“九龙治水”极易造成“群龙无首”,一项论责任要各方分担、论利益却与部门无涉的工作,常常会由于缺少强力的调配、精确的协调和统一的部署,失去推动力。

也因此,要填补高温关怀的“制度真空”,从长远看,当然立足于立法提速。高温立法立的是社会规则,清凉关怀则是我们心中良知的法则。在我们呼唤“道德利润”、“民生GDP”时,希望更多的劳动保障、劳动权利,能像凉爽的清风一样,吹到每一个炽热的盛夏、每一颗滚烫的民心中。

(武雪梅)

上篇:陕西 四大产品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
下篇:擦亮油气“慧眼”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1/7/2011071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1-07/11/07944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